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晓琴;;发展中的文学翻译策略与比较文学的前景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万生;;从“汉城”到“首尔”:文化强势地位的渴望——权力话语理论角度看“汉城”中文译名变更[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潘俊梅;;谈谈译者的翻译立场——以《威尼斯商人》两译本的比较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兰莉;王静;;翻译诗学与文学经典的复译——以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5 李梓铭;;严复的“信达雅”与勒代雷的“释意翻译”对比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支晓来;;巴氏理论与释意理论之比较——论口译中意义的传达[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吴小琴;;从权力话语理论再看林纾翻译中的“讹”[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周文岭;;英汉对应依赖心理与语言对译失误[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李明秋;;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口译译员主体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崔冬梅;;操控翻译的非语言学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辉;;从释意理论看口译中意义的传达[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冰;;从释意理论看《酒国》中的比喻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石梦婕;;“功能”之较——浅谈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与“功能对等”之异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顺;;“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陈蜀玉;《文心雕龙》法语全译及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蒋童;从异化翻译的确立到存异伦理的解构: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林;同声传译源语与译语词汇相似度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田昕霞;从释意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看会忆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汤月婷;从释意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口译中意义的显性/隐性双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艳娟;交替传译中长时工作记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唐金莲;论可译性的哲学理据[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梁晶晶;目的论观照下服装英语翻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马耀娟;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庆立;;从《红楼梦》中《晚韶华》一曲的两译本比较看翻译的策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胡晓萌;;略谈杂合与归化/异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谭淳;;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看归化和异化的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汪卫红;何霜;;浅谈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2007年12期
5 张秀英;李咏霞;;中国文学翻译方法论回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蒋新亮;;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1期
7 王婧锦;;《红楼梦》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8 何向妮;;“归化”还是“异化”?——从“Milky Way”看文化意象翻译时的价值取向[J];作家;2011年12期
9 王小兵;;“削鼻剜眼”与“异国情调”——鲁迅翻译策略选择的新视角[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1期
10 梁惠卿;;影视字幕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作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苏艳;;余国藩《西游记》英译本中诗词全译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旭;;“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端木复;实施精品战略 推动艺术发展[N];解放日报;2006年
2 李美皆;评论者的阅读困惑[N];文艺报;2007年
3 鲁虹 孙振华;行为艺术:游走在社会的边缘[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伟华;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两种英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丽枚;从归化、异化角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春;接受美学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尹周红;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梅;《浮生六记》中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D];东华大学;2005年
6 陈月明;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中强;从归化异化角度对《西游记》两个版本译文作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智慧清;《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的目的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宝思靓;从功能派角度论文学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刘锦晖;《红楼梦》习语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1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6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