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象”的艺术范式与中西诗学理论的建构——读《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

发布时间:2019-11-16 20:37
【摘要】:正中西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世界,其风格迥异的审美品性及其深层原因一直是艺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中西艺术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王妍教授新近出版的《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版),紧紧抓住"意象"与"仿像"这两个中西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以跨文化宏观比较的视野,通过缜密精微的知识考古和宏廓系统的史学研究,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西艺术理论传统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研究,剖析和展现了中西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仁和,张利;意象,意象结构的创造与求解[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筱;;唐诗宋词颜色词意象英译[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3 梁书恒;;从符号学角度看十二钗判词意象英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4 刘谋;意象摭谈[J];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徐润泽;;“意象”概念在中国艺术语境中的出现和变迁浅析[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4年01期

6 王剑果;;从意象角度看中诗英译的模糊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任灵华;;意象的审美特征[J];文教资料;2008年17期

8 李孝Oz;中西诗学意象范畴比较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陈瑞玲;;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以林黛玉《咏白海棠》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10 贺鸿莉;;庞德古诗翻译中的意象传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谢敏;《红楼梦》诗词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2 阳小玲;汉语古诗词英译“意象美”的“有条件”再现[D];中南大学;2012年

3 姜艳;唐宋诗词的色彩意象及其英译[D];中南大学;2007年

4 裴鼎鼎;王夫之意象理论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祥杰;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主体审美论[D];浙江大学;2006年

6 柏雨薇;唐诗的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邹玮烨;庞德所译中国古诗的意象转换[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6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