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浅析西方作家理论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01-22 16:49
【摘要】: 本文旨在从作家本位角度出发,对西方文论史上的作家理论进行具体梳理。重点考察文论史上作家身份、作家能力以及作家修养、创作中的作家心理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变化。并试图通过这种具体的考察和梳理,对上述作家理论在整个西方文论发展中的历史变化过程给予观照。在此基础上找出作家论的总体变化线索,探析作家论的发展前景,为今后的作家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重点梳理了西方文论史上对于作家身份的不同定位,第二章主要清理西方文论中对于作家能力以及作家修养的要求变化。第三章以创作中的作家心理论为重点,探寻文论史上有关于作家创作心理的相关论述。小结部分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西方文论史上对于作家身份的认定总体贯穿于理性和非理性两条发展线索,这种变化是与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变化相关的。文论史上对于作家能力的要求也呈现不断的理性化偏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静;《聊斋志异》,在宗教层面的观照——试论佛教文化对《聊斋志异》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0年02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3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4 张丰君;;论《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5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子木;;敞开“百宝箱”中的真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范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阐释学视角评析《论语》两个中英对照译本[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郑超;;《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悲剧成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旭光;;丝网印刷实验室艺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晓瑜;;思考《脸上的红月亮》[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王军;;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初探[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7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8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砚;感性与理性之浮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小妹;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俊;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金陵判词”霍译本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2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72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