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的目的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4 14:51
【摘要】: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处理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时所使用的方法。在翻译中有两种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在中西翻译史上都有关于翻译策略的长久争论。通过对翻译策略的回顾,作者发现:人们倾向于将这两种策略互相对立起来,主张采取其中一种策略反对另一种,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彼此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然而,人们较少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译者会选择某种翻译策略?在什么情况下应选择什么策略? 针对这两个问题,作者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个人们争论不休的翻译策略问题。目的论主张,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到底选择哪种策略是由发动者或译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而翻译的目的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目的论的框架下,评价一部翻译作品的标准是“合适”的翻译,即译文应当适合翻译纲要的要求。这一标准为我们作翻译批评研究提了方法:考察译者是否选用具体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其翻译目的。 在深入阐明目的论的基础上,作者如下假设:翻译策略首先由特定的翻译任务的特定目的决定,而翻译目的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假设在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的描述性研究中得到验证。 首先,作者对原文以及两个译本作了详细的考察,,重点分析了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对原文的各个侧面以及不同译本产生的特定翻译情境的分析比较对于评价翻译作品至关重要,因为比较结果可以回答为什么在特定的翻译情境中采取特定的翻译策略。在分析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推断出两个译者分别所应采取的总体策略——最适合杨译本的翻译策略为异化,而最适合霍译本的翻译策略为归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04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田艳;新时期红学新方法论[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7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