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美学范畴“品”和“品”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20-03-20 08:00
【摘要】:“品”在从单义词向多义词的演变过程中,获得了美学方面的义素,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论文抽取包含[+众多][+类别]或[+鉴赏][+评论]等义素且与美学范畴有关的“品”及其参构语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作为核心美学范畴的“~品”和“品~”,考察其语义特征,并阐释其生成和接受的文化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群德;洛克语官理论初探[J];江淮论坛;2002年02期

2 连登岗;;陇东方言语词考五则[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刘祖国;;《太平经》注释商兑[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4 杜莉莉;;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严玉培;语义修辞刍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刘建明;《庄子》语词在唐前文学中的嬗进[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满祥,赵振兴;《汉语大词典》引《周易》语词指瑕[J];古汉语研究;2005年03期

8 邓红华;李峰;;中国古代词典撷英[J];图书馆学刊;2007年02期

9 刘百顺;;唐诗语词小札[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何甫权;;语词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因素[J];考试周刊;2008年4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让-吕克·南希;张志芳;;共产主义,语词——伦敦会议笔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赛;;老子“大音希声”疏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夏可君;;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法;;媚世(kitsch)和堪鄙(camp)——从美学范畴体系的角度看当代西方两个美学新范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夏群华;;追求和谐的语文课堂,让弱势学生充满自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马燕冬;;医学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与美容医学的关系琐议[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9 黄华;;对“信念论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机制的考察——以“半夜鸡叫”的文本演变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妮娜;怀念语词的纯洁时代[N];辽宁日报;2010年

2 主讲人 广州市社科院院刊《开放时代》主编 吴重庆;语词密林里的儒踪、道影和佛光[N];新华日报;2011年

3 解玺璋 北京日报社;逛一逛黄氏语词“超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淼;美在何处[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陈传法;继承者与移植者[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任华东;具有拓荒性和创建性的范畴史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李大星;语言的莫测[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光;中医的艺术与艺术的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俞吾金;“粉丝”的误用和“熟知非真知”[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周文;《全相平话五种》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宋洁;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6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陈庆辉;诗兴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文娟;美学范畴“品”和“品”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游小倩;“门”和“门”所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内涵[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萧倩;人际关系图式激活对环境刺激注意资源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鑫;自尊激活及其对语词注意偏向和记忆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文华;“九”和“九”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邹小华;“鬼”及语素“鬼”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修辞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坤;英汉“看”类语词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继生;荒诞美学范畴的生成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扶民;美学范畴与神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1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91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