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选》李善注引《汉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7:10
【摘要】:《文选》李善注引文繁富,历来对其研究者众,且学人着眼点集中在三方面:一、在于寻找李注释例,以恢复李注原貌;二、取引文以供辑佚、考据、校勘;三、统计其引书数量以了解其时文献状况与引书情形,等等。这些着眼点往往缺乏对李注引文本身可靠性的考察及对引文的系统研究,所以在南京师范大学赵玉芳已有成文《(文选李善注引(汉书考校》的情况下,仍可从这个角度作进一步的研讨。李善注《文选》六十卷,引《汉书》达三千余条(以“《汉书》曰”计为一条,“又曰”不另算)。其中存在不少“不该”出现的疏漏与错误,如脱字、衍字、误字等改动现象,向来为其注进行校勘者不在少数,然这些大量出现的错漏与疏忽当为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或有传抄勘刻的原因在里面,然而更主要的恐缘李善引文时采取了隐蔽的“技术”手段所致。论文分三章对李善注《文选》中的十五卷(第一章内容覆盖全六十卷)的约八百条引文,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引《汉书》之引语研究”,通过对全部六十卷的“引语”分析,认为其“引《汉书》之《赞》《述》等史评内容冠作者姓名”“异篇同名或一篇多名问题”等。并进而将此比观李注引他书他篇与《艺文类聚》相关引文的情况,结论为:李注将《汉书》史实内容与《赞》《述》部分视为两个系统、统计引书数目可能会造成失误等。 第二章为“引用内容的研究”,从引文较为集中的十五卷中,直观地将之分为“造成客观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与“未造成客观错误亦不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两大类,并在两大类下再分为几个小类。各类下又按实际需要增加李注引《楚辞》等书(篇)进行扩展论证。重点举出造成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例子,以使学人认识到引文本身的可靠性是需要考察的。一般认为的错与不错,只是表面现象,仅能说明引文存在问题。而要深入对引文内容进行分析,就要使用结构分析法,即在并列的因素或系统中,李善省略并列因素,或将不同系统间因素错合。这样的分析法虽不能涵盖所有的问题,但适用面仍然较大。另外,通过对两大引文类型具体例子的分析,发现其引文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单位意义不变”“受被释词的影响”等,这两个特点一定程度上可给我们合理使用引文提供参考。 第三章为“引用话语的研究”,通过建构引用话语这个大单位,作为“引语+引文”的模型,联系前两章内容,对引文整体(即引语+引文)进行结构分析,发现两者呈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从而为结构分析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启发;;唐代“文选学”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徐建委;;李善《文选注》引书试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范春义;;《文选》李善注诗义例发微[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4 穆克宏;20世纪中国《文选》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穆克宏;李详与《文选》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力之;;关于《文选》“摘史辞以为序”之是非问题——《文选》所录作品的序文研究之一[J];古典文献研究;2010年00期

7 郭宝军;;胡刻本李善注《文选》引《广雅》考异[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3期

8 刘奉文;《文选》李善注引书数量考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04期

9 郭宝军;;胡刻本李善注《文选》引字书体例考——以引《广雅》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踪凡;;李善《文选注》对汉赋的注释[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生群;;《史记》三家注称引《左传》《国语》考校[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蓉;《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霞;《文选》李善注引《说文》资料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柏亚东;《文选》李善注引《方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文杰;李善《文选注》徵引式训诂体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侯冬梅;胡刻本《文选》李善注注例应用情况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刘青松;《昭明文选》李善注征引《说文解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双;李善《昭明文选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易婷;《文选》李善注所引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玉芳;《文选》李善注引《汉书》考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凯;《文选》李善注引《史记》辑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1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91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