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文人画到新文人画

发布时间:2020-03-26 06:07
【摘要】:文人画自从苏轼提出“士夫画”的概念以来,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中说:“何谓文人画?带有文人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是对文人画最好不过的解释。而进入现代以后,文人画逐步进入了低谷期,尤其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几乎被所谓的“现实主义”画风所代替。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文人画”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开始重新关注“文人画”本身发展到到今天成了一个什么样子。“新文人画”的界定让大家感到不好明确。刘骁纯认为它的出现,首先是对写实水墨的一种反拨,强调的是现代写实水墨画中所缺乏的“写意性”,并与其形成互补。其次,新文人画是对大众水墨画的提升。当然,知识分子与现实不可弥合的矛盾仍然是新文人画精神内涵的来源。郎绍君认为新文人画表现了向传统回归的倾向,尤其是在精神的表达上。新文人画是一种以复古为革新的思潮,作为艺术创作,是一条可以继续尝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从文人画到新文人画发展历程的梳理,着重研究文人画在如何变革、为何变革中所不变的文人精神的传承,有了这种文人精神做根基,文人画才能发展到辉煌,也才能有失落后的复兴。对于新文人画的出现,刻意去界定其定义已经不再重要,借其出现去体认文人情趣、文人思想和中国文人特立独行的人格精神才是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更积极的一而。
【图文】:

院体画,仕途,状态,佛道


梁楷则是一个行径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以《泼墨仙人图》(图2)最为有名。《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画中这位仙人的整体看来以水墨泼写,简单的笔触却充分表达出仙人醉步的姿态和飘逸的气质。不拘形似的画法,表露出了画者创意的奔放,也为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开拓了新境。整幅画,不出十数笔之间,就将一位特立独行,眯着眼笑的仙人诊释的几近完美,他的画完成于瞬间,但是这种技巧是经过一生的千锤百链才有的成果。梁楷的艺术创作,借酒助兴,酒酣意发,无拘无束,正是最真实的自我。充分地传达出了文人画家的感情

逸品,王铎,文人画,树木


“逸”实际上是一种超然于世、特立独行精神的一种体现。逸品的精神成为文人画主要精神。《六君子图》(图4)树木用笔简洁疏放,,似不经意而骨力内含。故王铎题语中评道:“画之简者,其神骨韵气则不薄。”画幅中自题一则,述作画经过。此图作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时雨;从“新文人画”的内涵评“新文人画”[J];美术学报;2002年01期

2 鲁明军;;“笔墨新境”:“新文人”与“后文人”[J];画刊;2011年01期

3 崔秀莲;文人画与“新文人画”[J];中州今古;2004年09期

4 ;卷首语[J];今日艺术;2007年01期

5 毕建勋;是新文人画还是假文人画[J];美术观察;1997年01期

6 平堂;因心造境 尚法简淡——蔡进“新文人画”片谈[J];书画艺术;2001年03期

7 吕岗;;沈从斌的新文人画[J];航空港;2010年02期

8 邵大箴;台湾中国画现状[J];美术之友;1995年04期

9 吴从瑞;;新文人画艺术刍议[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徐建融;洗尽书生气味酸——新文人画寄语[J];美术观察;1995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陈小雁 汪道霞;传统文化热下的“文人画”复兴[N];南方日报;2011年

2 王祥夫;说怀一画[N];大同日报;2009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非职业画家接续文人画传统[N];深圳商报;2011年

4 尤育皋;顾纯学:独辟新文人画蹊径的画家[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5 吴杨;和平之乐 王和平[N];美术报;2007年

6 晁 楣;王立民和他的“新文人画”[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红;自由 自主 自觉[N];人民日报;2008年

8 孙 克;郭西元的新文人画[N];美术报;2006年

9 洪惠镇;【诏安书画院十周年作品集·序】[N];美术报;2009年

10 朱德华;胸中逸气 今之形式[N];美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申f幒

本文编号:260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0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