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观物方式下的美感经验生成及其传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月珍;以物观物与中国画的美感经验[J];装饰;2005年04期
2 杨康;;诗人终将败给时间[J];中国诗歌;2014年11期
3 刘冬岩;;美感经验:诗意教学的栖居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4 田晓东;尹文奎;;谈新闻美感追求[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9期
5 吴瀚;顾自立;游龙;;会有么,美感?——交谊舞美感训练教程[J];尚舞;2009年08期
6 孙菲;;利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培养幼儿美感[J];名师在线;2018年35期
7 苟川娥;;浅谈舞蹈创作中舞蹈美感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年29期
8 汪信砚;;论科学创造和科学鉴赏中的美感[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孙凝异;;材美[J];中华手工;2017年01期
10 徐留风;;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的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璐;叶钟玲;;论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舞蹈美感培养[A];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2 于会敏;;自然美感的激发与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年
3 张贤蛟;;瞄准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科技期刊的美感[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4 王金星;;美感教学的理论思考[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5 郑有红;;小学生唱歌“三忌”[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肖世敏;;一个违反科学的美感界定——与刘骁纯同志商榷[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建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美感[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黄敏;;浅谈阅读带来的愉悦与美感[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殷艳卉;;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感[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C];2007年
10 鄂秀敏;;论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金晓依;实感与美感融合浑一[N];美术报;2019年
2 胡宗祥;升华照片美感8要素[N];中国摄影报;2019年
3 王昱;捕捉生活的细微美感[N];中国艺术报;2019年
4 李建华 浙江师范大学;“低美感社会”的锅,人人都要背[N];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张艳 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游戏”引发的“美感”体验[N];美术报;2018年
6 董克平;慢食简烹,势在必行的美感[N];新华书目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钱好;如果没有美感,文学翻译还能算文学么[N];文汇报;2018年
8 张保振;要有美感美谈[N];人民日报;2012年
9 肖志营;距离与美感[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肖志营;距离·品牌·美感[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君;美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及对变化觉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2 魏俊彦;陌生化与美感的眼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雅;道家思想与建筑环境营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孙宗美;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10年
5 于春媚;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7 刘昆;牟宗三的道家思想解读及其意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吴晓华;章太炎道家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鹏飞;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金会庆;道家经济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明;论道家观物方式下的美感经验生成及其传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艾晶;弗洛伊德“三我”理论与人类美感机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碧云;美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超;作为独特美感形态的“张力美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明权;基于图像场景和显著性信息的图像美感质量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6 李璐;融合生物启发与深度属性学习的人脸美感预测方法[D];郑州大学;2017年
7 张雨;在新媒体语境下用户体验的互动美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8 王荣;大学生自然美感与亲社会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朝晖;照片美感品质的客观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10 刘学慧;小学数学教学中美感经验的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3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5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