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淮南子》、《史记》孔子论

发布时间:2020-06-02 10:18
【摘要】:随着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延伸到除儒家典籍之外的其他著作中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西汉初期的“道家集大成著作”《淮南子》,与成书于汉武帝时期的史书《史记》为文本,分析两部著作中孔子的异同之处。同时还参阅了其他先秦到汉代的著作。成书于西汉初期的《淮南子》,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旨,其中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既有肯定,也有批判。《史记》成书于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期,它从史学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孔子作为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的形象。从《史记》全书的感情基调来看,司马迁是“尊孔”的。本文对《淮南子》与《史记》中有关孔子及其学说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二者对孔子在教育和治政上的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与《史记》不同的是,《淮南子》对孔子及学说中的不合理成分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了孔子学说的局限和对人性的禁锢。二者对待孔子的不同态度,究其原因在于《淮南子》和《史记》分别产生于西汉的不同阶段,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二者所秉承的创作主旨也有所不同,所以对待儒家学说及孔子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淮南子》、《史记》的成书。《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是在西汉前期“百家争鸣”影响下,各种思潮激荡下的产物。它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旨,对先秦及秦汉诸子思想进行了融合和总结。《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执政时期,此时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因此《史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 第二章:《淮南子》、《史记》孔子治政论。《淮南子》和《史记》对孔子在治政方便的突出贡献给予了肯定。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淮南子》第一次给予了孔子“素王”的称号。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孔子置于“重整王道”的素王之位,且将其与王侯并称,列入“世家”。二者皆赞扬了孔子杰出的治政才能。对于孔子欲行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更是大加赞赏。 第三章:《淮南子》、《史记》孔子教育论。孔子一生致力于从事教育事业,《淮南子》和《史记》对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了赞扬。肯定了孔子的“圣人”之智和谦虚好学精神。对于孔子创办私学所取得功绩更是大加赞赏。 第四章:《淮南子》对孔子的批判。《淮南子》在肯定孔子政治、教育功绩的同时,也对孔子其人及学说中的消极因素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孔子及其学说的局限,还对孔子“仁”“礼”思想的弊端进行了批判。 第五章:《淮南子》、《史记》孔子评价异同论。《淮南子》和《史记》成书于西汉的不同时期,受到道家与儒家两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熏陶。因此,两部著作的创作思想不同,其中所塑造的孔子形象也不所相同。此外,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不同接受,也是导致孔子形象不同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允熠;;《淮南子》思想主旨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陈广忠;;试析刘安冤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陈广忠;《淮南子》与墨家[J];孔子研究;1995年02期

4 祝瑞开;;《淮南鸿烈》思想的剖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5 杨荣国;;论孔子思想[J];学术研究;1962年01期

6 高亨;孔子思想三论[J];哲学研究;1962年01期

7 陈曦;孔子神韵的独特演绎——《史记·孔子世家》探微[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莹;先秦到西汉典籍中的孔子形象[D];北京大学;2011年

2 马文戈;《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孔子观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莹;《史记·孔子世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3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93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a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