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后期心态及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4:28
【摘要】:李东阳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至高的政治地位主盟文坛数十年。他善于引荐后学,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著名的文学派别——茶陵派,为改革台阁体的弊端、引领复古派的成长、促进明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综观李东阳的整个创作生涯,被后人争议较多的是他的后期阶段:政治上,他身处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尽管竭力隐忍匡救,却难为世人理解,最终舍弃自己的使命,选择致仕,从而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文学上,他面临流派的衰微,尽管努力寻求出路,却仍无济于事。因此,李东阳后期无论在心态上还是在文学上都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本文立足于研究李东阳后期的心态与文学,力求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还原他在明代中期的地位与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政治与文学的演进。 文章的前言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梳理本论题的选题缘起和目前学术界有关李东阳及茶陵派的研究现状;其次是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对李东阳的文学生涯进行早期、中期和后期的划分,重点交代其创作后期的划分依据;其次是依据李东阳的诗文创作中有关文学思想的内容和其理论著作《怀麓堂诗话》,梳理李东阳文学思想的演进。 第二章为李东阳后期的交游考述。第一节总述李东阳后期的交游情况,包括简论交游内容和划分交游群体;第二节为李东阳与茶陵派后期主体成员的交游,如邵宝、顾清等;第三节为李东阳与台阁重臣的交游,如杨廷和、靳贵等;第四节为李东阳与前七子复古派主体成员的交游,如李梦阳、何景明等。以洞察李东阳致仕后在政坛和文坛上的影响。 第三章对李东阳后期的心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第一节对其后期的心态进行分类与论述,即政治心态、人生心态和文学心态三个方面。第二节探讨李东阳后期心态的成因,主要有政治环境和文学思潮两部分内容。 第四章为李东阳后期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在第一章文学思想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他在后期的文学观。进而在文学观的指导下,以《李东阳续集》为中心,探讨李东阳后期创作的独特的思想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1616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冬梅;;论李东阳弘治时期的文学思想[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2 郭瑞林;;“习隐渐成癖,谁当恋冠缨”——李东阳的思乡归隐情怀[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廖可斌;茶陵派与复古派[J];求索;1991年02期
4 李庆立;;李东阳诗学体系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苏羽;;对茶陵派与复古派关系的三点认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何宗美;;茶陵派形成时间新证——兼谈茶陵派研究的相关问题[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何宗美;;茶陵派非“派”试论——“茶陵派”命名由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J];文学遗产;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娜;明代正德年间谪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盛林忠;杨一清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