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

发布时间:2020-06-18 19:27
【摘要】:范蠡西施故事源于吴越相争,然随时代变迁,其故事亦不断发展。先秦时期,范蠡与西施分别散见于诸子散文,成为诸子笔下才德兼备的谋臣与容貌动人的美女,但仅范蠡参与了吴越争霸,而西施不见记载,与范蠡更无瓜葛。汉代,《越绝书》首次将范蠡与西施联系在一起,范蠡西施故事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受神仙思想影响,《穷怪录》、《博物志》等志怪小说中,范蠡与西施形象被神化,充满志怪色彩。唐宋,范蠡与西施成为文人寄托个体情感的对象,诸多诗词作品从不同角度对范蠡与西施加以描绘,评述。金元杂剧中,范蠡西施故事产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西施,从正面形象发展到负面形象,成为文人剧作中被贬损的对象。至明清,戏曲与小说将范蠡西施故事推向高峰。传奇有《浣纱记》与《倒浣纱》,前者首次安排范蠡与西施相恋情节,塑造西施巾帼英雄形象,后者重写《浣纱记》中范蠡西施故事,虽情节沿袭《浣纱记》,然立意颠覆《浣纱记》。杂剧有《五湖游》,《浮西施》等,一者写范蠡西施泛舟五湖,一者写西施被范蠡沉水而亡。小说有《东周列国志》,《豆棚闲话》等,或完整展现了范蠡西施故事,或从各个方面解构了此前文学经典中范蠡西施故事。经历代文人吟咏创作,范蠡西施故事终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之一。世人不同时期对范蠡西施故事的创作,其侧重点不同,先秦之才德,秦汉之方术,魏晋之神化,唐宋之结局,明清之批评,均与时代氛围息息相关,与作家本身密切联系。对范蠡西施命运的关注与人物的品评,亦是对生命与人性的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海琴;;论《浣纱记》中女性的政治情结[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韩鑫;统治与依附——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性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3 王全力;从《浣纱记》到《桃花扇》——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创作模式的演进[J];江汉论坛;1992年02期

4 陈晓虎;唐人笔下的西施形象[J];江淮论坛;2004年01期

5 罗姣;;从《浣纱记》看古代戏曲的男权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宁稼雨;;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神仙观念的嬗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邹锋;;古典戏剧视野中范蠡的文学意义[J];名作欣赏;2010年11期

8 张燕荣;;爱情遭遇政治的浪漫传奇——论梁辰鱼《浣纱记》的爱情观和女性观[J];戏曲研究;2006年02期

9 薛瑾;张桂萍;;宋词对《史记》中“范蠡”形象的接受[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董治安;略谈范蠡及其有关文献记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圣良;先秦两汉神仙思想与文学[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敬坡;《越绝书》《吴越春秋》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芳芳;《浣纱记》故事源流考[D];苏州大学;2004年

3 付玉贞;《吴越春秋》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耀;梁辰鱼《浣纱记》的文化精神阐释[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黄敏;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艳萍;梁辰鱼《浣纱记》西施形象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9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9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