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史记》中的巫卜与异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3:58
【摘要】:汉初社会受历史和楚地风俗影响,巫风盛行。汉武帝时代,推行“有为”政治,董仲舒应势而作《天人三策》,较为详细的论述了天与人之关系。随后,天人感应思想大盛,人们普遍相信巫卜、神异之事与天、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关系。在诸多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大量的巫卜与异象活动。通过对巫卜事例进行整理分类,发现司马迁承认天有意志,天与人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天运是按照一种命定主义的模式而循环运转的天道、历史观。他还肯定了德治在“王迹所兴”中的作用。虽然巫卜与异象因其自身原因而走向灭亡,但《史记》载巫卜与异象,在留存史料,提升《史记》文学价值和揭示司马迁之思想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它还对后世史传文学、小说、戏曲等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基于上述论说,应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巫卜与异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天、人沟通的媒介,在人类历史的进化发展中曾起到较大的作用。司马迁作为史官,在《史记》中载入大量巫卜与异象活动,是作为史官的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泽;关于司马迁天人思想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2 杨博;;《国语》所载春秋时人卜筮习惯与心理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龚传星;;器之为道——《左传》、《国语》筮例的筮器问题[J];管子学刊;2010年01期

4 田汉云;;试论《史记》的编次[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方步和;谈司马迁的思想[J];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6 潘万木,黄永林;《左传》之预言叙述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J];历史研究;1995年06期

8 刘正民;;论《左传》中的祝、卜梦的人本思想[J];荆州师专学报;1986年01期

9 何旭光;略说司马迁的哲学观和历史观[J];九江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10 步近智;;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J];历史教学;196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筱芳;春秋宗教习俗[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秀伟;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的天人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文;司马迁政治思想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家海;汉初巫风与《史记》书写[D];南京大学;2011年

3 于晶;《左传》鬼神观念及其成因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良贺;春秋时期的卜筮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林贤东;商代巫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清华;《史记》中的神话和神异性记述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永超;李泽厚“巫史传统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郭洪波;《左传》巫术宗教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霞;《左传》梦占预言的文学价值[D];延边大学;2007年

10 肖满省;从左传、国语看春秋卜筮之道与易学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1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1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