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史铁生作品的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5:56
【摘要】:对史铁生作品的研究,多涉及他的生命哲思、宗教情怀、存在诗学。但是将其作品联系起来系统性解读,将他作品中的意象、主题意蕴用互文指涉方式阐释的论文还未出现。本论文试图从当代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中的互文性文本策略角度解读史铁生的作品,考察其文本间的相互指涉。通过对这种互文现象的把握,一方面论述史铁生小说、诗歌、“准剧本”与散文之间的“互文”关系,以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接近其文本的意义;另一方面指出史铁生作品与圣经神话、古希腊神话等文本的相互指涉和意义关联,使其文本的意义外延至“前文本”所包含的原罪、苦难、过程哲学以及爱的找寻等主题意蕴,以期通过这些“互文本”来发掘其文本的深层内涵。 本论文由绪论、本论三章和结论构成。 论文的绪论,简要概述学术界对史铁生作品的研究情况,梳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指出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史铁生作品的意义所在。 第一章从整体上把握史铁生作品中存在的互文现象,一方面论述史铁生自己的小说、诗歌、“准剧本”与散文中存在的互文现象;另一方面论述史铁生的作品与“前文本”存在的互文现象。最后分析其作品中这种互文现象生成的原因。 第二章从微观的具有互文意义的“意象”对史铁生作品的诗性肌理进行分析,阐明这些具有相似审美因素的“意象”是其设置的复码。作品中相通的象征意义构成了互为阐释的庞大的意象群,如生存意象群、阻碍意象群、死亡意象群,用互文的方式解读可以理解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第三章从宏观的具有互文意义的“主题”对史铁生作品的内蕴进行论述,着眼于其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深层精神义理。通过史铁生作品与约伯原型形成的互文指涉关系,解读他在人与神的“道路”上对人生苦难的接受;通过其作品与西绪福斯原型的互文指涉,解读他对“生命过程”的独特认识;通过其作品与亚当夏娃原型的互文指涉,指出他对“原罪”与“原病”的理解,即精神的和生理的,哪怕是继发性的,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某种限制,需要通过爱的救赎与对真理的追寻去突破这种限制。 结论指出:生命是本源的,关键是通过怎样的道路,追求怎样的真理,实现怎样的人生。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可以沿着这条路总结出生命的意义与精神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指出在作为阅读策略的互文性理论观照下,史铁生的创作对整个当代小说精神的指向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岚岚;;《葬花吟》的复调叙事及其互文性生成[J];红楼梦学刊;2012年03期

2 朱立冬;;生存的追问 死亡的反思——谈史铁生的死亡观[J];黑龙江史志;2009年24期

3 张小平;;论史铁生的“残疾”世界[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4 高杨;;论《凤阳士人》的互文性与表意的焦虑[J];名作欣赏;2013年05期

5 季红真;;祈祷钟声[J];黄河文学;2007年03期

6 夏维东;;史铁生:中国作家里的约伯[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722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2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