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人对王翠翘的叙说
发布时间:2020-06-23 07:25
【摘要】:王翠翘故事从明嘉靖末年开始,经历了由史传到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态的演变历程,文人在表彰她忠、孝、义、烈之余,仍无法回避其“贞节”问题,或者说,它在记录倭乱大事件的背景下,融入了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个人讲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对王翠翘故事做过一些探讨,但大多局限于考证故事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本及单本小说《金云翘传》上。笔者拟采用文本互证的方法,分析明代中叶到清代初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史,以便清晰地勾勒出这个时期文人对王翠翘故事的叙说。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绪论。首先简介王翠翘故事的各种文本,然后综述王翠翘故事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仍然留存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王翠翘故事的嬗变轨迹。在史传领域以茅坤的《纪剿徐海本末》为祖,后世史家基本与其大同小异;在短篇文学作品中文人的叙说基本上沿袭茅坤的《大司马胡公铙歌鼓吹曲十首》之六《王翠翘》及徐学谟的《王翘儿》,直至《型世言》中《胡总制巧用华棣卿,王翠翘死报徐明山》成为王翠翘故事的中坚力量;在长篇章回小说中,《金云翘传》成为同类题材的最高峰,即使清代流行的此类故事的戏曲也无出其右。 第二章王翠翘形象的文化内涵。文人对王翠翘故事的叙说渗透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与道德风尚,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才貌双全与个性的张扬——女性美的新发现;困厄之际的抉择——重视生命与变通贞节;红颜薄命——迷惘中的沉思与救世。 第三章《金云翘传》在同类题材中的地位——最高峰。从叙事特色和关于倭乱的反思两大方面来探究《金云翘传》超越同类题材文学作品的原因。《金云翘传》在人物塑造、叙事艺术和语言艺术上对此类题材的文人叙说有所突破;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是一面“时代镜子”。 结语。总结上述方面明清文人对王翠翘故事叙说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文成;《金云翘传》与《红楼梦》[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2 杜松柏;《金云翘传》的悲剧特征[J];达县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3 胡t
本文编号:2727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