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明末江右四家文章理论及对欧学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4:20
【摘要】: 本文以明末江右四家文章理论及其对欧学接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江右四家的生平及著述作了简要介绍:他们都是明末古文家、八股文名家,同时有大量著述,并提出许多治国安民之道,大致都经历了从文学名士到爱国志士的过程,在文学史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接着,本文重点探讨江右四家的文章理论:当明末文风衰颓之时,江右四家提出尊经复古、以实学衡量古文,提出何谓真古文,并为古文正名,以及文随时变,古文写作方法等古文理论;江右四家的古文理论是他们时文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他们经常有古文、时文趋向合流的历史倾向。他们的时文理论,主要是从改造时文的需要出发,从总结古文的写作规律入手,提出了“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主张。 最后,江右四家对欧学的继承与接受:当明朝欧学盛行之时,江右四家受区域文化传统、当时文坛宗宋风气的影响,文社宗趣、选事的需要,继承了欧阳修的拳拳的爱国之心,刚正不阿的君子气节;尊经复古之道,经世致用之学;迂徐委备、感情充沛的文风。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一方面能对江右四家其人其文章理论有较为客观细致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们能对江右四家在明末文坛的影响与地位、欧学的流行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自振;唐宋派的总结 桐城派的先声——论明季散文家艾南英及其文学理论[J];抚州师专学报;1990年03期

2 邹自振;艾南英的散文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3 于少海;评艾南英[J];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4 紫烟;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叙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刘溶;;“三苏”文章理论浅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杨柳桥;《文心雕龙》文章理论的唯心主义本质[J];文史哲;1980年01期

7 张会恩,陈明舒;文章目的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6期

8 周楚汉;唐宋八大家文章理论的文化承传[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王伟;;艾南英与八股文之流变[J];鄂州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新;;陈艾之争的时间再议[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世龙;汤超亮;张权;陈文钧;;改良GOSS理论分析治疗SSSC多重损伤[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际明;;浅谈桐城派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华鹰;;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语言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关于表彰二○○二年度优秀论文及其获奖作者的决定[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5 ;前言[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傅璇琮;文章学之渊薮在焉[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徐成志;桐城派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7年

3 山东省青州市青龙小学 曲玉平;网络世界,有一朵奇葩灿烂开放着[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研轩;理论阐述新 提出措施准[N];西安日报;2007年

5 罗国杰;导向性·针对性·可读性[N];光明日报;2003年

6 续小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陈先达;权威的理论期刊 重要的思想阵地[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凡林;明末江右四家文章理论及对欧学接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玮;艾南英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李明;艾南英文论思想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4 闫立业;刘禹锡的“文章”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殷金明;艾南英《天P蛹费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钟西辉;“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莹;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朱成银;模糊专家控制系统及其在闸群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文艺;中晚明文社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0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30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