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当代网络文学性文本初探

发布时间:2020-07-17 06:34
【摘要】: 网络式文学如今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文学现象,它让沉寂了多年的文坛再一次萌发出生机。网络这个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体在走进国门之后,掀起了文学大众化的一个高潮,也释放了因为各种教条而压抑的人性。 网络提供给大众的发表言论的平台是人们释放自己的主要场所。网络上的文字叙述数不胜数,但是现在称其为文学还为时过早,绝大部分还处于文学文本阶段。对于这些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文本来说,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通过这些文本反射出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分离与整合。大部分网络文本是由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连载而成的,在没有形成完整的文本之前,姑且可以称之为网络文本信息。这些文本或者文本信息普遍具有信息化、碎片化、虚拟化和商业化的特征。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如今的网络文本可以说是充分的“在场”但是并不“及物”,它体现在网络文本“短、平、快”的形式特征上。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大众媒体,它的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信息量。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信息的笼罩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让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群整体被打破了,人们成为一个个碎片,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被忽视已久了的自我。网络世界中的“自我”与西方人关于“我”的认知并不相同。它来自虚拟世界,所以这个“我”也是虚拟的。在传统的群文化还没有完全褪去的时候,人们只能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这样一来,网络文本并没有按照人们预期的那样为传统文学添砖加瓦,而是走向了商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叶君远;;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社团[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2 毕绪龙;;“纯文学”讨论迷思[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熊婷婷;;从戏剧性看戏剧翻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贾永雄;;文学语言的魅力之源探析[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5 王亚芳;;论中国当下电影中的文学性缺失[J];电影文学;2006年02期

6 邱运华;;求索“文学性”:跨文化种类话语的文艺学研究对象问题[J];文学前沿;2006年00期

7 王先霈;;文本的文学性与接受的文学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常立;;论《白话文学史》的文学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郝亚莉;;浅析标题音乐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10 吴宝玲;;网络文学创作自由性与无功利性之辨析[J];理论导刊;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近期文学热点话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2 罗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4 霍俊明;;“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姜媛;;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义;;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王成军;;书信与书信文学之理论问题[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9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俊海;;医学论文审稿之管见[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初;文学性与商业性并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学排行榜还有多少参考价值?[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朱辉军;就是音乐剧,也要注重文学性[N];文艺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虚构是文学的生命所在[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强;突出童书文学性是出版人责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蕾;热闹背后看“门道”[N];光明日报;2010年

7 胡平;文学与影视关系如何重构[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慧;打捞浙江文学记忆[N];浙江日报;2011年

9 韩小蕙;在文学的门里和门外[N];文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喻乐;只见富豪,不见文学?[N];湘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7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丽洁;《妙法莲华经》的一乘思想及其文学特征[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2 孟婧轩;当代网络文学性文本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3 朱春燕;文学性与话语偏离[D];浙江大学;2006年

4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薛向娟;《墨子》文学性探微[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志峰;[D];浙江大学;2004年

8 黄丽娜;文学形式与文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胡平平;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高志明;《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9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59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