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看《吹小号的天鹅》汉译本

发布时间:2020-07-22 03:39
【摘要】:儿童文学翻译历经百年的发展。在文化交流中,大量的国外儿童文学作品传入中国。虽然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数量繁多,但是翻译质量欠佳,而且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边缘化,片面化。先前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大都以侧重某一方面的个例为主,很少对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做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儿童文学作品《吹小号的天鹅》是著名作家E.B White撰写,由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家任溶溶翻译,因此《吹小号的天鹅》作为译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本研究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选用任溶溶的译作《吹小号的天鹅》,全面地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做出分析,旨在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方法。 论文首先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讨论《吹小号的天鹅》中译本的词汇层面。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原文是蕴含无限可能是开放的。为了达到目的,翻译手段由结果决定,“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考虑到儿童文学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并借鉴功能目的论,从口语化词汇、儿化音、叠词、拟声词以及语气词的运用进行分析。译者根据儿童读者语言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在翻译过程中选用儿童习惯用语,易于儿童理解并获得儿童的喜爱。其次,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查看《吹小号的天鹅》中译本的句法层面。在英语表达中通常用到长句子和复杂句,而在汉语表达中较少用到长句,特别是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在借鉴功能目的论,并结合儿童读者的特殊性,从复合句转化为简单句进行分析,包括状语从句转化为简单句和定语从句转化为简单句,这样,句式简单,逻辑清晰,浅显易懂。最后,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研究《吹小号的天鹅》中译本的文化层面。儿童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全部删除外来文化因素,不利于儿童学习外来文化,得不到知识的拓展。译者也应一定程度上保留源语言文本的意象,适当忠实于原文。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手段,适当的删除或保留文化因素。 论文借鉴目的理论,分析任溶溶的译本《吹小号的天鹅》的实例并总结出儿童文学翻译方法,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允;杨家勤;;功能翻译理论与鲁迅翻译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傅维贤;英汉重复格的比较与翻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臧永红;;矛盾修饰法基于常规关系的语用推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宋然然;;象似性的修辞效果浅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刘金明;试论英语转移修饰的汉译[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时翠萍;;“儿童本位的小说”——从儿童心理看儿童小说的审美特征[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梁金萍;马苏勇;;目的论在翻译理论中的地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马婷;;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标语翻译[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黄珍;;试论修辞教学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3期

10 辛任春;;浅议普通话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文南;英国传教士宾为霖与《天路历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张曦;目的论视角的庞德翻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李钢;和而不同[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玉莲;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潘玉青;幼儿园儿歌教学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3 耿良凤;释意理论指导下影响新闻发布会口译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5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5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