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
本文关键词: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日两国侦探小说的产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但明治维新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的侦探小时发展迅速,社会推理小说成为世界侦探小说发展的第三次高峰,而中国侦探小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流派。中日侦探小说艺术成就悬殊,与两国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水平不同、法律体系的健全和法律观念的普及程度不同,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中国侦探小说要向前发展,一要走本土化创作之路,二要不断丰富小说的社会内涵,三要创作多层次的小说,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读者的审美趣味。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侦探小说 发展路径 比较
【分类号】:I0-03;I106.4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世界侦探小说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潮时期,以柯南道尔和阿嘉莎·克里斯蒂为代表的古典侦探小说是第一个高潮,以钱德勒为代表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和以乔治·西默农为代表的心理悬疑派侦探小说成为第二个高潮,而第三次高潮则当之无愧地属于日本推理小说。①日本推理小说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坚;浅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胡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传统文化阻力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张希玲,耿家林;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4 张希玲;拟亲属称谓习俗及其文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5 黎跃进;谢冰莹与外国文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洪青皎;;网络文化中的网络语言特点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综论[J];江汉论坛;1999年03期
8 严春银;吴高学;;运动式行政执法现象评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赵明;难解百年情怀——五四文学传统与俄国文学关系再认识(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叶松青;;娜拉形象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的影响与嬗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2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4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5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7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8 赵艳花;突围与回归[D];山东大学;2005年
9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2 于昆;狂飙时代的灵魂交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立恒;模仿与创新:西方文学对五四浪漫主义诗歌兴起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莫逊男;从归化到异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小波;五四文学的“娜拉”意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文明;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李月如;论新文化语境中的五四文学翻译[D];青岛大学;2004年
8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毅强;翻译规范的描述解释性模型:吉迪恩·图里的描述翻译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陈果;论五四乡土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娱乐快报[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5期
2 王珂;;1998—2008年中国“文学理论”学术发展统计[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3 ;朱德庸三幅漫画拍卖近百万 堪称中国漫画史创举[J];华人世界;2011年06期
4 ;话说日本艺术市场[J];艺术与投资;2011年09期
5 邹晓庆;;“第四届AAC艺术中国”奖杯设计曝光[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6 蔡武;;“六合一家 心心相印”[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7 ;资讯[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8 ;观展指南[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9 王彬;;伐冬竹[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10 ;中国时尚同盟时尚发布十月再聚上海[J];流行色;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倪霞;;《徒然草》与《白氏文集》的社会性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葛铁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简评《一千零一夜》中译本[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4 刘宗和;;大翻译家的艺术再创造——以评森鸥外的译作《即兴诗人》为中心[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阮慧勤;看,,她们和她们[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黄亚纪;日本当代艺术市场近况[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李景端;日本推理小说在中国的盛衰[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曾艳兵;意识流:西方·日本·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孙姗姗;翰海春拍主打海外精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庄焰;和魂洋才——日本的文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本版主持 杨琳邋特约撰稿人 倪淑颖;黄君实:中国人不要总是妄自菲薄[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邱家和邋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大师杰作与海外回流珍品亮相永乐秋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杜卡;日韩当代艺术风生水起[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路英勇;中日古代文学的“影响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笃;意大利“贫穷艺术”与日本“物派”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世剑;中国古典美学“丽”范畴论[D];南昌大学;2005年
2 韩益睿;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3 刘\~;关于纪实文学翻译手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黄s
本文编号:277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