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南朝皇族的“俗”观念与诗观念

发布时间:2020-08-25 01:50
【摘要】:南朝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这个繁荣不但包括诗人之多,作品之多,也包括了诗文思想之多元、新变,诗文思想著述之丰富。南朝诗文上承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正始诗风、玄言诗,下启唐代诗风,为了唐诗高峰的到来准备了多方面条件。所以,南朝是中国文学史非常重要的时期。 南朝皇族在南朝文坛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思想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他们通过政治权力、文学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时文人观念、创作。南朝皇族的诗文“俗”观念,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南朝诗文“俗”观念的发展,改变了南朝文学的形态。而南朝皇族本身的诗文“俗”观念也处在不停地改变、发展中。其过程可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期,诗文“俗”观念体现有限度地接受民歌俗乐。相关的理论表述以宋末齐初王僧虔的《乐表》为代表。它体现了刘宋时期“雅乐”、“俗乐”斗争的结果,很能代表当时朝廷的歌诗的“俗”观念。 二、萧齐时期,诗文“俗”观念的发展。相关的理论表述以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为代表。南齐对“俗”的态度无疑比刘宋更为开放。无论皇族还是士族,都更为公开地接受民歌俗乐。文人创作受到民歌俗乐的影响更为明显。经过几十年的酝酿发展,到梁初,萧子显明确提出了“不雅不俗”的诗文创作观点,“雅俗融合”开始明确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萧梁时期,诗文“俗”观念基本成型。相关的理论表述以萧绎的《金楼子·立言》为代表。在萧梁时期,利用吴声西曲诗题进行创作蔚然成风。《乐府诗集》收集了大量萧氏父子该类作品。萧绎提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他对“文”的定义,吸收了民歌俗乐的成分。在这时期,吴声西曲诗题的创作与吴声西曲之外的其他诗题的创作差别很小。陈后主的观念基本继承了萧纲、萧绎的诗文思想,略有发展。 南朝皇族诗文“俗”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既跟他们的出身有关,这主要体现在刘宋、萧齐皇族的身上;也跟当时多元的文化背景有关,这尤其体现在梁陈皇族的身上。归根结底,是源于南朝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包容性。这是一个庶族积极参与诗文发展进程的历史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雯;;汉魏六朝乐府三言句功能浅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2 陈桥生;论王公贵人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接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伏俊琏;汉代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类俗赋[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4 文晓华;;论魏晋六朝乐府诗的文人化——以女性形象的变迁为例[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5 晁成林;;论六朝文人故事乐府和其他文体的关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中的民俗文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维昭;;汉代散乐、百戏与汉代俗乐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锦旺;汉魏六朝乐府的分期与阶段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徐善思;;汉魏六朝俳谐文学的批评与接受[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谢芳;刘小祺;;汉魏六朝时期俳谐文中的滑稽[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803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03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