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骚意象体系与神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9 09:10
笔者论文研究的起点是从屈骚中神性意象开始,重点在探究屈骚神境以及神性意象与神境间的关系。其中把神性意象分为三个体系,即神游意象体系、神怪意象体系、神人意象体系,所谓的屈骚神境即是建立在这三种神性意象体系之上。笔者以为这是屈骚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屈骚之所以存有如此大量的神话意象,建构出别一般的神境,这与屈原的悲剧命运有关,久经挫败的个体心灵定然会寻求别样的绽放途径;与楚文化有关,南楚文化有着不同于中原文化别一般的风貌,祭祀隆重,巫风盛行,有着迷狂的宗教信仰,加之湖湘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定然会造就屈骚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屈原能够运用如此多的楚神话与中原神话,对各类神灵是那样熟悉,且描写的惟妙惟肖,也与其“博闻强识”及对巫职的熟悉有关。探究屈骚神境及神性意象与神境间的关系,是对屈原诗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一点贡献,亦是对传统文艺理论象与境的丰富。虚化是艺术创造的法则,作为文学的一种,屈骚之思想情感必然也是靠艺术的虚化来实现,创造神境,便是屈原艺术虚化的一种。因此神境当包含丰富的内涵,笔者以为有屈原的悲剧精神,有对真善美的苦苦追寻,有对国家、人民及个体命运的关怀,表现出积极的诗学文化意蕴。由此神境也可谓是屈原的一种生命境界。屈骚神境也展示出了丰富的艺术性,带给我们强烈的新奇感,同时又呈现出巨大的空间感和自由性。
【学位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本文编号:2808350
【学位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啸龙;诗、骚"诗学思想四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壮鹰;“象”与“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杨义;;屈原诗学与湖湘文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田耕滋;;屈原“美政”理想的学术渊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袁忠;中国古典意象说疏论[J];船山学刊;2001年02期
6 赵国乾;;论中国古典意象的美学意蕴[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7 陈功;;“虚化”与艺术[J];电影评介;2006年21期
8 马炳寿;神奇幻想下美的象与境──论魏晋南北朝游仙诗歌的审美特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李建国;屈骚意象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10 赵逵夫;屈原的一统思想和美政理想[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涛;楚辞意象与楚辞诗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慧;楚辞神话意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8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0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