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留学生形象及心理
发布时间:2020-09-24 22:14
中国学生到国外求学,对西方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的多方考察和学习,试图借西方现代文明重新复兴中国。留学生群体最先接触到现代社会,也是最先受到现代文明冲击与更新的一个群体。他们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又有别于西方的现代知识分子。本文通过对这复杂的留学生群体的分析和研究,在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探寻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心理。论文回顾了中国近现代的留学情况,以及留学生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现代文学作品中留学生形象并对其简要分类,在整理国内外对于知识分子、社会转型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理变化、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留学生形象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留学生形象纳入到知识分子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揭示知识分子心理中“士大夫”传统的影响,以及这种“士大夫”传统在现代化中表现的变化,即从对封建王权的劝诫到游离于权利中心。其次,论文关注留学生形象表现出的心理的苦闷,对接受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提出的“新民”的构想进行研究,总结现代文学中留学生在思想和生活方面对于“新民”构想的实践,分析在“新民”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包括中西文化在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冲击,以及“新民”成长无法最终完成的原因。再次,论文通过解读具体文学作品,分析留学生形象所表现的孤独心理。进而发现留学生为了化解这种孤独,在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做出了身份选择。通过分析为留学生形象对现代文明的不同态度,探寻此种不同态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最后,汇总留学生形象的特殊性,综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所处时代环境特征,分析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现代化的未完成状态,并探究其产生原因及意义,以期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现代化转变的指引。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6
本文编号:2826346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学福;;试论老舍小说中的留学生形象及文化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汤克勤;;论晚清小说中留学生形象的书写[J];菏泽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郭运恒;;中国现代文学“留学生”形象特征浅析[J];名作欣赏;2009年12期
4 王艳红;;对老舍的留学生小说《牺牲》与《文博士》的分析与思考[J];名作欣赏;2010年32期
5 林巧云;;一扇浅窥“留学生”的窗户——“郁式愤激颓废型”留学生形象特征浅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方华蓉;;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李兆忠;;假洋鬼子的沉浮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J];上海文化;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美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6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2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