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孔融的人生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0-11-01 00:33
   孔融作为孔子第二十世孙且为“建安七子”之首,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也经历了迁都许昌之边,与曹操关系复杂,他的人生轨迹、言行举止、诗歌文章对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融出身名门,少年成名,却一生被名所累,后来进入进入官场在政治上与曹操分分合合,一生经历曲折,最终死于重名。孔融作为古代知识分子将自己的情感寓于文学创作是很自然的结果,他时而举荐各地英才,表达对贤才的尊重;时而表露对朋友思念与期待;更多的是将自己心中郁郁不平之气淋漓尽致的挥洒。总之,他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融入人生道路,人生道路的特殊也使得他的文学创作更具个性化。 生于东汉末年的孔融年轻时就经历了著名的党锢之祸,名门的出身又让他比其他人多了一分自我感觉优越的责任感,在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下孔融入仕为官,但是这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即便如此,他仍然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为汉室,为孔氏,为自己。所以孔融的作品多充满着对国家的责任感,无论是举荐贤才之士,上书强国明礼之策,还是公开与曹操作对。 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集中论述孔融的人生道路以及他奇言异行的驱动力;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结合孔融人生道路的重大事件分析他文学创作的情况,将诗文分开论述,主要从内容上分析孔融的作品;第三章综合第一二章,先论其人生之失,后论其文学之得,结合他的人生道路与文学创作评价其得失。 本文从孔融的人生道路入手,深入探究他的人生道路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名”对他的影响。笔者从现有史料出发,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考证与论述相结合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展开论题。在具体行文中,这些方法会得到充分展示。本论文更加细致、全面地对孔融进行论述,且有笔者独特的见解与论述,使得孔融的形象更完整化。
【学位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1章 孔融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1.1 孔融的生平
    1.2 孔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
    1.3 孔融的悲剧性格
        1.3.1 追求与能力的矛盾
        1.3.2 名士之真假矛盾
第2章 孔融的作品
    2.1 孔融之诗
        2.1.1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2.1.2 临终诗
        2.1.3 六言诗三首
    2.2 孔融之文
        2.2.1 政论文
        2.2.2 荐才类
        2.2.3 交往类
        2.2.4 品评类
        2.2.5 嘲戏与碑铭
第3章 孔融的得失
    3.1 孔融之得—言之成文
    3.2 言之败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洪玉;;从两汉古文到六朝美文——论孔融散文的过渡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大慈;;孔北海诗文初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赵俊玲;;论蔡邕的章表[J];船山学刊;2013年03期

4 陈海燕;陈鹏举;;蔡邕与建安七子等人交游活动考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韩国良;;孔融之死——兼论孔融的儒教观[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伟英;杜少平;;略论孔融其诗其人[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牛明哲;;孔融的悲剧结局——孔融和曹操的思想冲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吴云;简论孔融的为人及其创作[J];苏州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03期

9 李培栋;论孔融“儒变”[J];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10 赵剑敏;孔融与曹操的士人意识及其冲突[J];学术月刊;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86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6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