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蛮贼首领”与“英雄祖先”:多元族群比较视域中的侬智高形象

发布时间:2020-12-16 00:19
  相关族群对于侬智高形象的建构,主要凭借文学叙事(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的形式得以流传。作为历史人物,侬智高的是非功过已然成为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一极具争议性和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之所以长期受到关注,原因在于侬智高形象建构过程的复杂性。1、在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里,汉族历史文本对侬智高的评价,是基于汉族对异族文化的“他者想象”传统思维模式,认为侬智高叛上作乱系“蛮贼首领”,因而对其形象大加贬斥;2、新时期,国内学界则在民族国家意识的影响下,带着“民族自我”的情感评论侬智高,如黄现璠等壮族学者亦重蹈历史上汉族族群对异族文化的“他者想象”模式,把越南的岱族、侬族等相关族群放在“非我族群”之列作了“非我族类”的区别;3、范宏贵先生的“同根生的民族”的理论框架认为,侬智高形象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演化,至今成为中国壮族,越南的岱族、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等相关族群所共同崇敬的英雄祖先和“圣神”。总之,侬智高形象建构过程的复杂性问题,一方面关涉到侬智高的是非功过问题,另一方面,关涉到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国别的多元族群共同建构侬智高形象的问题。基于此,本选题研究认为:历史上的侬智高形象,可看成是一...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缘起
    二、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 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对侬智高起兵性质、影响的讨论
        (二) 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视界
        (三) 审美研究、文化批评:侬智高民间文学/文化的深层剖析
        (四) 国外对侬智高的研究
    三、题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 题旨
        (二)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蛮贼首领”:汉族文本中的侬智高形象
    第一节 汉族侬智高文本概述
        一、侬智高历史事迹概述
        二、汉族文献中侬智高形象概述
    第二节 “蛮贼”形象与侬智高的“蛮”
        一、历史文化语境中“中国”与“四方”观念的形成
        二、“蛮贼”形象与侬智高的“蛮”的关联
    第三节、侬智高的“蛮贼”形象及其表征
        一、汉族主流文本与侬智高形象记述
        二、传统汉族文学作品与侬智高形象建构
        三、历史上汉族民间传说、节日活动与侬智高形象的矮化
第二章 “英雄祖先”:壮族的侬智高形象
    第一节 壮族族群的侬智高形象概述
        一、壮学界侬智高形象研究概述
        二、壮族英雄祖先群像及侬智高“英雄祖先”形象
        三、侬智高的“英雄祖先”形象成因
    第二节 壮族族群侬智高形象类型
        一、“圣神”形象
        二、“氏族英雄”形象
        三、“民族国家英雄”形象
        四、壮族族群的侬智高形象类型分析
第三章 侬智高形象与族性书写
    第一节 汉壮侬智高形象书写比较分析
    第二节 族群书写的自觉过程
    第三节 多元族群交往中的侬智高形象书写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19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19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