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文学意境理论
发布时间:2021-01-02 01:47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然而对意境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端。基于此,本文综合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博采众家之长对意境概念进行了界定。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儒道释合一的传统文化。此外,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学创作实践、文艺思考等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仅选取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对他们的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以论证其与意境理论的渊源关系。文章阐述了老子美学观念中的“有”与“无”的思想与意境理论的虚实相生,老子“道”的内涵与特点,老子的“象”论,“气”论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庄子论“道”、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言意论也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本文旨在强调意境除了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外之致的特点,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能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宇宙生命情怀、社会历史感及对人生的深刻体认和感悟。意境理想代表的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都与老子、庄子的哲学美学观念对意境理论的影响分不开。探讨意境理论的建构,不能忽视老子...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对意境的界定及其形成的简要回顾
一、意境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老子的美学思想与意境理论
(一) 老子的“有”与“无”与意境理论的虚实相生
(二) 老子“道”的内涵与特点
(三) 象——境生象外
(四) “气”——意境的生命所在
(五) “天人合一”思想与意境的情景交融
三、庄子的美学思想与意境理论
(一) 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
(二) 庄子论“道”与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
(三) 庄子的“天人合一”与意境理论的生命感宇宙感
(四) 庄子的言意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家与美学“意境”[J]. 谢彤,冯彬.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2]“大象无形”与中国美学“意境”之模糊心态[J]. 李天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3]现代学术视野中四种意境说的评价和整合——兼谈意境的四个特殊内涵和规定性[J]. 徐克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庄子美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影响[J]. 张秋影.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2)
[5]意境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和其产生过程[J]. 杨宝海,杨晓梅.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6]“意境”理论和道释文化[J]. 李艳玲,姚鹤鸣. 常熟高专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2952408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对意境的界定及其形成的简要回顾
一、意境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老子的美学思想与意境理论
(一) 老子的“有”与“无”与意境理论的虚实相生
(二) 老子“道”的内涵与特点
(三) 象——境生象外
(四) “气”——意境的生命所在
(五) “天人合一”思想与意境的情景交融
三、庄子的美学思想与意境理论
(一) 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
(二) 庄子论“道”与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
(三) 庄子的“天人合一”与意境理论的生命感宇宙感
(四) 庄子的言意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家与美学“意境”[J]. 谢彤,冯彬.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2]“大象无形”与中国美学“意境”之模糊心态[J]. 李天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3]现代学术视野中四种意境说的评价和整合——兼谈意境的四个特殊内涵和规定性[J]. 徐克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庄子美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影响[J]. 张秋影.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2)
[5]意境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和其产生过程[J]. 杨宝海,杨晓梅.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6]“意境”理论和道释文化[J]. 李艳玲,姚鹤鸣. 常熟高专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2952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5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