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六朝文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16:03
  骈文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而又极高的地位,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一样成为“一代之文学”。骈文作为六朝的文学代表,其体制和创作在南北朝阶段达到完备和鼎盛时期。但是由于南北朝后期的骈文创作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唯美,从而使其形成浮靡、空洞的弊端。因而六朝骈文也被后世认定为靡丽轻艳的形式主义之文。然而不能以偏概全地去否定六朝骈文。我们应该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和把握六朝骈文。《六朝文絜》便一反世人对六朝骈文的全面否定,从简练、精巧这一视角给世人展现六朝骈文之美。本书是由清人许梿选录并评点的一部骈文总集。许梿通过对六朝骈文的熔炼、剪裁,选录出六朝精美之骈文,同时还对其所选文章进行精简的点评,在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同时,也呈现出他本人的文学思想倾向。本文通过对《六朝文絜》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六朝骈文的特点,同时探究清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骈文发展,以及在此背景下许梿的文学价值观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许梿编纂《六朝文絜》背景的考索。主要是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许梿个人的文学动机进行解析说明,以对其编撰的过程进行考证探索;第二部分是对《六朝文絜...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六朝文絜》编纂背景研究
    1.1 历来对六朝骈文之“繁”的审视
        1.1.1 六朝骈文的历史地位
        1.1.2 历代对六朝骈文“繁冗”的否定
    1.2 编纂《六朝文絜》的社会文化背景
        1.2.1 朴学为主的学术思潮
        1.2.2 文学领域中的骈散之争
        1.2.3 “超宋迈唐,宗法六朝”的骈文中兴
    1.3 编纂《六朝文絜》的个人文学动机
        1.3.1 许梿个人的兴趣爱好
        1.3.2 许梿的学术渊源
        1.3.3 隐然针对桐城古文派
2 《六朝文絜》的版本流传
    2.1 道光五年许氏享金宝石斋朱墨套印本
    2.2 光绪三年冯焌光读有用书斋朱墨套印本
    2.3 光绪三年扫叶山房朱墨套印本
    2.4 光绪九年巴陵方功惠碧琳琅馆重刻本
    2.5 光绪十三年蒲沂但文恭重刻本
    2.6 光绪十五年枕湓书屋黎经诰笺注本
    2.7 现代诸种版本
3 《六朝文絜》的基本面貌
    3.1 《六朝文絜》编纂的宗旨与体例
        3.1.1 《六朝文絜》编纂的宗旨
        3.1.2 《六朝文絜》编纂的体例
    3.2 《六朝文絜》编纂的收录标准
        3.2.1 形式上要求短小精炼
        3.2.2 风格上追求“自然、蕴藉、风骨”
        3.2.3 文本上要有强烈的时代感
4 许梿的文学观及《六朝文絜》价值意义
    4.1 《六朝文絜》中许梿的文学观
        4.1.1 《六朝文絜》的编选情况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
        4.1.2 《六朝文絜》的评注所包含的文学批评观
    4.2 《六朝文絜》的价值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骈文总集编纂述要[J]. 洪偉,曹虹.  古典文献研究. 2010(00)
[2]《四六丛话》:乾嘉骈散之争格局下的骈文研究[J]. 陈志扬.  文学评论. 2006(02)
[3]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J]. 曹虹.  文学评论. 1997(03)

博士论文
[1]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D]. 孟伟.复旦大学 2006
[2]清代骈文理论研究[D]. 吕双伟.浙江大学 2006
[3]清代乾嘉骈文研究[D]. 颜建华.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8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852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列子》文体分类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