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沙博理小说翻译中女性话语的创造性写作

发布时间:2021-01-18 19:34
  沙博理的标本翻译中含有不少女性主人公的作品。通过文本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他对小说女性话语的翻译中存在不同程度与种类的创造性写作,具体表现在译者不仅能如原作者创作般用毫无译痕的母语写作,还善用措辞及艺术手法对原作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创造性发挥与再造,且兼顾原语风格与读者接受,值得其他致力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借鉴。 

【文章来源】: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4(0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沙译本中的创造性写作
    (一)精选措辞,角色表现
    (二)译语写作,原作再生
    (三)修辞妙用,增值原作
    (四)适当增补,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岩》、《苦菜花》萃译比较研究[J]. 任东升,连玉乐.  外语与翻译. 2019(01)
[2]“萃译”之辩[J]. 任东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4)
[3]译者显形与译本呈现——苏轼“明月词”三译本比较[J]. 任东升,王芳.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7(02)
[4]沙博理政治讽刺诗英译艺术探究[J]. 任东升,王芳.  外语与翻译. 2017(01)
[5]五十年心血译中国——翻译大家沙博理先生访谈录[J]. 洪捷.  中国翻译. 2012(04)
[6]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 姜秋霞,权晓辉.  中国翻译. 2000(01)
[7]论《月牙儿》及其在老舍创作史中的地位[J]. 范亦毫.  文学评论. 1984(04)
[8]杨振声小说在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历史地位[J]. 张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01)
[9]关于《二月》的再评价[J]. 陈骏涛,杨世伟,王信.  文学评论. 1978(06)



本文编号:2985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85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