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女性形象的重构与翻译途径

发布时间:2021-04-18 01:00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无论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等超越妇德规范的女性,还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等梁山女英雄,都带有作者施耐庵对女性的程式化歧视,带有浓厚的中国封建男权文化色彩和宋明理学的印痕。赛珍珠一方面主要采用异化策略对《水浒传》中女性人物进行如实翻译,另一方面出于对接受语境、目标语读者的美学品味和女权主义思潮的考虑,对这些女性悲剧人物都按照自己的文化趣味采用了有意不译、意译与改译、增译、减译等归化策略,并在英语世界获得认同,由此形成了女性形象在译作与原作中的美学反差。从原著、读者、译者三个角度分析,赛珍珠的翻译实践及其翻译策略,对今天的翻译工作者能提供诸多启示。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施耐庵对《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偏颇
二、赛珍珠《水浒传》译本对女性形象的重塑及美学效果
三、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文学再创作的启示
四、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赛珍珠跨文化书写、阐释和传播中的前瞻性与开拓性[J]. 姚君伟,姚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01)
[2]当下中国赛珍珠研究:对象与方法[J]. 姚君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合作翻译视阈中的赛译《水浒传》评价[J]. 钟再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典籍英译中的“中国话语”研究——以赛珍珠《水浒传》英译为例[J]. 曹灵美,唐艳芳.  外语教学. 2017(04)
[5]赛珍珠与亚洲[J]. 郭英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从读者接受理论看外宣翻译中的读者关照——黄友义、徐明强访谈录[J]. 尹佳.  中国翻译. 2016(05)
[7]《水浒传》赛珍珠英译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J]. 胡婵,刘萍.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8]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译策略[J]. 刘萍,胡婵.  考试周刊. 2014(65)
[9]论《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文学价值——以评林本和贯华堂本为中心[J]. 涂秀虹.  文史哲. 2013(04)
[10]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赛珍珠对《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传译[J]. 吴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硕士论文
[1]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女性形象翻译研究[D]. 胡婵.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4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44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