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翻译视角分析《库丘林》英译中的爱尔兰文化再现
发布时间:2021-05-18 22:40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研究进行审视,开始考虑到文本之外的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后殖民语境下,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不平等地位带来了文化层面的不平等,即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异,而这一点也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该文通过分析爱尔兰经典神话传说《库丘林》的英译本,探究译者如何将爱尔兰传统文化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将这一弱势文化向世界展现出来。这也对于我国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翻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向世界有一定启发。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2.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
2.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
3 后殖民语境下《库丘林》的翻译
3.1 后殖民语境下的爱尔兰文学
3.2《库丘林》中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
4 爱尔兰民族文化在《库丘林》译本中的再现
4.1 专有名词的翻译
4.2 语言风格的选择
5 结束语
本文编号:3194607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2.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
2.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
3 后殖民语境下《库丘林》的翻译
3.1 后殖民语境下的爱尔兰文学
3.2《库丘林》中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
4 爱尔兰民族文化在《库丘林》译本中的再现
4.1 专有名词的翻译
4.2 语言风格的选择
5 结束语
本文编号:3194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9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