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 ——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

发布时间:2021-06-13 11:33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求着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富国强兵的有效途径。而真正要实现这一强国梦想,当时除了向西方学习之外没有别的良策。中国从清末开始陆续向西方各国派出的一批批留学生,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西化”过程中,一直充当着先锋与中介的作用,进而言之,“海外中国人”(包括留学生和移民)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确实充分发挥了其改变中国的助动力量,其间“海外中国人”的文学创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汉语文学的重要分支,是以小说来展现它的主要实绩的。王德威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所承载的独特经验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当代中国小说的重镇之一应在海外,此言可谓不虚。北美华文文学较为完备地记载了中西文化交流互补以及第三世界的中国与第一世界的北美相互碰撞、交流、影响这一过程,它所纪录的经验比较典型地预示出近现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命运,预示出我国民族文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对一百多年的北美华文文学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贯通性研究。通过对海外华文文学特定区域的北美华文小说的文本分析,来揭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命运,以及中国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北美华文文学崛起的意义
        1.1.1 “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辨析
        1.1.2 北美华文文学的命名和发展轨迹
        1.1.3 北美华文文学的独特性
    1.2 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与有关课题的设想
        1.2.1 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
        1.2.2 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设想
    1.3 本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海外华文文学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边缘人”的处境与文化心态的多元
    2.1 跨文化自信的历史楷模——林语堂
    2.2 “草根族”文化的反殖民心态
    2.3 台湾背景“留学人”的文化焦虑
    2.4 大陆新移民文学早期的文化迎合
    2.5 新世纪文化越界者的自觉融合
第3章 异域的直面人生与文化冲撞
    3.1 异域猎奇与文化反差
        3.1.1 初到者的异域猎奇
        3.1.2 大陆“留学生文学”的文化震撼和文化隔膜
    3.2 生存困境与文化间隔
        3.2.1 死亡——文化焦虑的表征
        3.2.2 生存——文化失重的外在显现
    3.3 种族歧视与文化冲突
        3.3.1 早期移民的种族歧视与“排华法案”
        3.3.2 异国交往的情感纠葛与种族歧视
        3.3.3 异质文化间的隔膜与冲突
第4章 故国回望与文化身份的重构
    4.1 故国回望与文化反思
        4.1.1 台湾旅美作家群的故国记忆与文化反思
        4.1.2 大陆新移民作家的故国记忆与文化反思
    4.2 故国回望与文化乡愁
        4.2.1 台北的文化乡愁
        4.2.2 大陆的原乡想象
        4.2.3 原乡与异乡之间的寻找
        4.2.4 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
    4.3 汉语写作与文化身份的建构
        4.3.1 汉语写作与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
        4.3.2 汉语写作对文化身份建构的意义
第5章 性别表述与认同危机(上)
    5.1 性别表述下的男性的认同危机
        5.1.1 性别表述与国家主体认同的同一性
        5.1.2 华人的边缘处境与男性的阴性的性别表述
    5.2 男性“去势”焦虑的体现
        5.2.1 男性“去势”焦虑与女性的膜拜和献身
        5.2.2 男性“去势”焦虑与“厌女情结”
        5.2.3 男性“去势”焦虑与西方男性阳刚之气的赞美
    5.3 北美华人身份的建构与文化认同
        5.3.1 男性“去势”焦虑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5.3.2 族裔意识的觉醒与华人身份的建构
第6章 性别表述与认同危机(下)
    6.1 性别表述与女性的多重困境
        6.1.1 女性面临传统的伦理观念禁锢和束缚
        6.1.2 女性面临种族主义的歧视与压迫
    6.2 女性的阴性原则与认同危机
        6.2.1 “守雌通变”的生存策略与文化迎合
        6.2.2 “雌性”的生存策略与文化认同的持守
    6.3 女性身份的建构与文化认同
        6.3.1 女性身份的建构
        6.3.2 阴性原则与女性的文化身份
第7章 城市书写与文化认同
    7.1 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文学
    7.2 城市意象与文化认同
        7.2.1 “天堂”般的城市意象
        7.2.2 “地狱”般的城市意象
        7.2.3 神秘莫测的城市意象与东方式的奇观的混合
    7.3 都市中的“欲望”空间与文化迎合
        7.3.1 生存空间
        7.3.2 公共空间
        7.3.3 家庭空间
    7.4 城市空间中的“唐人街”与文化认同策略
        7.4.1 寻找唐人街
        7.4.2 走出唐人街
        7.4.3 “唐人街”的城市空间与文化认同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移民小说中的跨国婚恋书写[J]. 江少川,周钢山.  华文文学. 2009(04)
[2]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母题[J]. 刘登翰,黄育聪.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我们是否在为“身份”而焦虑? 读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J]. 毕诗成.  博览群书. 2007(07)
[4]十年积累的喷发——张翎访谈录[J]. 南航,David.  文化交流. 2007(04)
[5]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及研究的新走向——“首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述评[J]. 蒲若茜.  文学评论. 2006(03)
[6]灵魂的珍珠项链——余光中诗歌从边缘切入的两种向度窥探[J]. 庄伟杰.  晋阳学刊. 2005(01)
[7]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J]. 李培.  华文文学. 2004(06)
[8]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J]. 饶芃子,蒲若茜.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04)
[9]身份认同导论[J]. 陶家俊.  外国文学. 2004(02)
[10]“歌者”之歌——陈瑞琳《横看成岭侧成峰——海外文坛随想录》序[J]. 饶芃子.  华文文学. 2004(01)

硕士论文
[1]漂泊者心灵病楚的书写[D]. 宋宝梅.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2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