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18:17
  本文以北大荒知青文学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的界定出发,对北大荒及北大荒知青文学,北大荒知青作家的生成以及北大荒文学演进中的北大荒知青文学进行整体的概括。通过梳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创作概况,把握北大荒知青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的出现至80年代的繁荣再到90年代以来的成熟的发展历程和风貌特征。对北大荒知青文学主题的研究,试图把握隐含在情感体验和审美指向中的思想观念:人性之光,主要研究梁晓声作品对人的尊严与精神的书写;人性之恶,重点把握张抗抗创作中呈现的知青可贵的自省;人性之迷,主要研究韩乃寅和李晶、李盈小说对极“左”思潮造成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性迷失的反思。 从北大荒知青小说文本出发,总结出活跃在其间的三类人物形象系列:一是“硬汉”、“铁姑娘”等先进知青典型形象,“黑五类”子弟、“冒牌”知青、流氓无产者等另类知青形象,知青的管理者——政治舞台上的“土皇帝”形象,这为知青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色彩。北大荒知青文学主要凸显粗犷豪放的主格调,这种粗犷豪放体现在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上,体现在场景的描写上,体现在人物语言上。北大荒知青文学还体现出悲喜融合的风格。北大荒知青文学风俗描写的审美特质首先... 

【文章页数】:2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一、北大荒及北大荒知青文学
    二、北大荒知青作家的生成
第一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20 世纪70 年代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出现
        一、时代产物:北大荒知青的先进事迹报道
        二、图解政治: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基本轨迹
    第二节 20 世纪80 年代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兴盛
        一、神奇土地:北大荒知青小说的繁荣
        二、知青情结: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的兴起
    第三节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北大荒知青文学的成熟
        一、暗夜舞蹈:北大荒知青小说个人化言说
        二、纪实品格:北大荒知青历史的书记员
第二章 对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人性之光——人的尊严与精神的书写
        一、坚守尊严:北大荒知青精神的闪光
        二、超越国界:战争背景下的人性透视
    第二节 人性之恶——知青可贵的自省
        一、“残忍”种种:人性恶的剖解
        二、回望来时路:知青人性恶探源
    第三节 人性之迷——极左思潮的反思
        一、再教育者——“贫下中农”的人性迷失
        二、被教育者——知青人性的迷失
第三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形象群
    第一节 先进知青的典型形象
        一、“硬汉”形象
        二、“铁姑娘”形象
    第二节 另类知青形象
        一、“黑五类”子弟
        二、“冒牌”知青
        三、害群之马
    第三节 “土皇帝”的形象
        一、傅正连:奴役知青的封建家长
        二、王大楞:以管代教的知青管教
        三、王肃:玩弄权术的老狐狸
第四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粗犷豪放与似喜实悲的风格
        一、粗犷豪放的文化精神书写
        二、似喜实悲的主体情怀表现
    第二节 北大荒知青文学风俗描写的审美特质
        一、历史变迁下的时代镜像
        二、声色共融中的风俗情韵
        三、风俗即人的审美追求
    第三节 人化的景物描写
        一、知青苦难和“乡愁”的象征
        二、知青心灵律动的透视
结语
    一、北大荒知青文学的意义
    二、北大荒知青文学的缺失
    三、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写作趋向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730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30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