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阐释”与理论的“有限合理性”
本文关键词:“强制阐释”与理论的“有限合理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的大量引进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与方法,也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热点话题,大大促进了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这是思想解放的硕果,值得充分肯定,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同样不容置疑的是,西方文论本身以及我们对西方文论的选择与译介存在的问题也极为严重。对此,我国学界一直缺乏深入反思。值得关注的是,近来中国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西方文论;文学理论研究;思想解放;学术研究;东方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后殖民主义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桑塔格;精神实体;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的大量引进 论,不是对文学作品本身固有意蕴的揭示,而是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与方法,先在地包含在理论模式与立场之中。这确实是西也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热点话题,大大促进了我国 方文论中存在的一个极为明显而普遍的问题,特学术研究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吴百荣;;亦梦亦真实——对《恩主》中人物形象的原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3 马海;;幽默的民间精神内涵——从民间的角度看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彭川;;解释学视角下的女性主义译论及其局限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柯岚;;“法律与文学”中的“局外人”[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孟君;;作者表述:源自“作者论”的电影批评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忠波;;3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邓新华;“以意逆志”论——中国传统文学释义方式的现代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清良;;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阐释学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潘德荣;;诠释学:理解与误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唐蕾;;桑塔格延展式身份写作[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静;“以意逆志”阅读教学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洪建园;论苏珊·桑塔格《火山情人》中的叙事策略[D];河南大学;2011年
4 何利;沉沦与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斌;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作者理论[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陈金;寻找自我[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萌;暴力游戏中的“类我”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蓉;一代人的爱与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宫水晶;阐释的差异:宇文所安与郭绍虞《沧浪诗话》研究之比较[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腊初;西方文论中的“自然”含义辨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张玉能;西方文论的发展及其规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黄立;西方文论翻译与中国化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4期
4 吴结评;关于西方文论的文化过滤[J];思想战线;2004年04期
5 代迅;汉译西方文论探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吕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翻译学的构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王富;;理论旅行、文化杂糅与西方文论中国化[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8 王萃萃;;求取真经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关键一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定铨;;关于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思考[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10 谢蕾蕾;孙果;;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代迅;;汉译西方文论探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飞;;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系统总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3 王晓路;;理解与对话: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4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新建;;西方文论在中国:观察、回顾与思考[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6 高艳萍;;2012年西方文论研究报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剑;应注重构建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对话角色[N];文艺报;2010年
2 王飞;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系统总结[N];文艺报;2009年
3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缺陷(上)[N];文学报;2014年
4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绍振;反思西方文论审美缺失 重建文本解释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恒沙;西方文论,中国的“西方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缺陷(下)[N];文学报;2014年
7 时胜勋;精神历险与思想前沿对话[N];文艺报;2009年
8 李世涛;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 曹顺庆;无学术大师时代的文艺学危机[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研;学习西方文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N];辽宁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玮;西方文论中写人理论的基本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2 李俊伟;西方文论中诗与真理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0年
3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党薇娟;西方文论中表现观念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1年
5 崔玲玲;西方文论中国化历程中的朱光潜(1918-1949)[D];湖北大学;2012年
6 黄延敏;西方文论中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2年
7 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德志;论索绪尔对西方文论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强制阐释”与理论的“有限合理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78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