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维尔的《白鲸》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
本文关键词:麦尔维尔的《白鲸》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受到美国文学精神的深刻影响,他对麦尔维尔的《白鲸》极为推崇,将"高贵"、"滑稽"和"悲剧"这3个特征概括为"美国式剧作法",并把这种文学主张体现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本文分析《白鲸》和村上春树小说创作中所具有的这3个特征,讨论麦尔维尔和村上春树的共相审美追求以及这些特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指向。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 村上春树 《白鲸》 高贵 滑稽 悲剧
【分类号】:I0-03;I106.4
【正文快照】: 1引言村上春树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超越了民族和国界,掀起了世界范围的“村上春树现象”研究风潮。“这种在商业上的成功掩盖了‘村上春树现象’的高度复杂性:他的声誉的到来是源于他一贯倾向于和日本文学界保持距离,并且(在小说创作中和作为‘社会评论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双喜,杨圣琼;从“两难”境地看乔峰的悲剧精神[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恒学;《白鹿原》的历史悲剧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朱振武;王子红;;美韵彰显的特异之“花”——论坡的哥特式小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季玢;彭家煌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蕴[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5 李柯;试论《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比较[J];东北亚论坛;2002年03期
6 徐岱;美丽总是愁人的——论作为一种审美体验的忧郁意识[J];东疆学刊;2003年01期
7 陈治云;《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继承与超越[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3期
8 韦晴川;现代与传统的《挪威的森林》[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陈卉;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10 翦伯象;论北宋词的悲剧载体功能——兼论北宋词的悲剧美学特质[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彦;邓天颖;;中西比较: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弱化与强化[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蔺春华;王蒙文化人格论[D];兰州大学;2006年
3 祝平;乌云后的亮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6 易艳萍;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的讽刺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书婷;为情感赋形:新诗节奏与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齐欣;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锋;论叙事作为修辞[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淑静;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说的幽默品格[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力;试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独步[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梦颖;唐人空间意识[D];郑州大学;2004年
5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6 叶毓;中西悲剧结局之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彩丽;对都市人生存困境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春芹;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山东大学;2005年
9 龚世学;中国神话观念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志云;论新历史小说的本体悲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薇;;“梦里花落”与“挪威森林里的忧伤”——中日两部青春文学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8年06期
2 周予;李萌萌;;“树” “林”间的契合——浅析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译介[J];消费导刊;2008年03期
3 高路;;从《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译介看翻译文学的二次生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金兵;刘青梅;;林少华与赖明珠的翻译风格之比较——以翻译村上春树作品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昊;;再议村上春树中译本优劣之争[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邹东来;朱春雨;;从《红与黑》汉译讨论到村上春树的林译之争——两场翻译评论事件的实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7 徐谷們;;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文军,王雅娟;《白鲸》译本的解构主义解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时贵仁;;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2011年02期
10 潘广宜;;以大海为舞台,以艺术作鼓点 p,b8内国际艺术祭2010[J];艺术与投资;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少华;林译村上:“0”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陆扬;我们依然必须研究文学吗?[N];文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姜小玲;林少华:文学翻译是心的对接[N];解放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姜小玲;专家:翻译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N];解放日报;2008年
5 甘莉 李迪 张瑜;两代海归 同在路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吕品;爱丁堡艺术节为何如此成功[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娜;村上春树与美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2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采;文学与音乐的完美交融[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芳;村上春树对菲茨杰拉德的继承与创新[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李兰;存在主义的东方化表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关醒;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王晶晶;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简鑫;《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挪威的森林》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英英;林少华与赖明珠译作语言风格的比较[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守乾;关于《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本中的归化现象[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博;《麦田的守望者》和《挪威的森林》对比解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张牧;试论林少华的“审美忠实”[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麦尔维尔的《白鲸》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98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