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修辞方法的挑战与整合——“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方法述评
本文关键词:对修辞方法的挑战与整合——“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方法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论题,不可靠叙述引发了当下叙事学界最热烈的讨论。认知叙事学的崛起打破了修辞方法在该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在挑战修辞方法的同时,部分认知叙事学家又对修辞方法加以整合,提出了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修辞"综合方法,但综合的结果使得一种方法压倒了另一种方法,最终导致综合的努力归于失败。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不可靠叙述 修辞方法 认知方法 挑战 整合
【分类号】:H05;I0
【正文快照】: 作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和“中心论题”,②“不可靠叙述”引发了“当下叙事学界最热烈的讨论”。③长期以来,韦恩.布斯开创的修辞方法一直被奉为不可靠叙述研究之圭皋。尤其是经过西摩.查特曼和詹姆斯.费伦等人的不断修正与发展,修辞方法更是牢牢占据了其在西方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必武;;论后经典叙事学的排他性与互补性[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必武;;新叙事学,复数的叙事学,还是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也从《新叙事学》的译名说起[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2 尚必武;;中西叙事学界的詹姆斯·费伦研究——回顾与展望[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3期
3 杨晓霖;;叙事预示、读者期待与认知阅读——迈克尔·图兰《短篇小说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评介[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郎银雪;叙事·认知·修辞[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慧琴;《咆哮的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D];西华大学;2011年
3 储春霞;《冷暖人生》:真实的生命质感[D];厦门大学;2009年
4 桃格茹;《天使的愤怒》叙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申丹;试论当代西方文论的排他性和互补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尚必武;胡全生;;经典、后经典、后经典之后——试论叙事学的范畴与走向[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3 谭君强;;发展与共存: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5 唐伟胜;范式与层面:国外叙事学研究综述——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孙胜忠;20世纪西方文论演变的循环态和文学批评多元互补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2 禹旭红;;以广告为例摭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艺术;2005年11期
3 赵洪奎;;《论语》修辞探析[J];语文学刊;2006年18期
4 赵洪奎;;《论语》修辞探析[J];汉字文化;2006年05期
5 江义化;;网络新词语中蕴含的修辞手法[J];青年文学家;2009年23期
6 陆文蔚;;《大学》的修辞艺术[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7 王春岭;;《简明现代汉语》答疑解难[J];湖北电大学刊;1995年Z2期
8 王琬默;龚萍;;广告语中的修辞与翻译[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苏向红;;试论修辞方法对当代汉语新造词语的作用[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10 常艳;;Love is a Fallacy的修辞艺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兴洪;杨孝华;;医药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方正;时作舟;赵镨;;中国煤田地震勘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张立春;毕克利;孟庆祯;;农机监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A];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童学友;王晓东;;压载水管理公约(2004)浅谈[A];2008年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实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守礼;;西部蜂业面临竞争与挑战[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蓝水;;21世纪初农机化面临的严峻挑战[A];加快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丁玉洁;;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特点及面临的挑战[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克明;廖和平;丁桂珍;;论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10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申宗 记者 丁振庆 特约记者 赵建功;河南总队党委整合机制全力建设“龙头工程”[N];人民武警;2004年
2 谷亚光;运用整合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任秀玲;“神明”是认知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任知寰;健全各方协调和信息整合机制[N];联合时报;2008年
5 ;建构政治整合机制 应对亚太局势变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记者 杜文;打破中西医壁垒是必然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王栋;京津冀办建立审计项目资源整合机制[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卫生部部长 陈竺;打破中西医的壁垒[N];人民日报;2008年
9 本报实习生 赵刚邋冯艳;社区教育期待发展空间[N];工人日报;2008年
10 卫生部部长 陈竺;突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萃;基于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毅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红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祥;信息整合的脑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胡月英;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黄毅;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集团利益分化与整合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杨金龙;新农村建设语境下我国乡村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选中;服务型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略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严帅;美国对俄罗斯公共外交评析[D];外交学院;2009年
3 吕建明;社会转型期政党权威的挑战与重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涛;新加坡行政体制的特征:合理性及其面临的挑战[D];山西大学;2005年
5 韩东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乔焕勇;“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贸易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王国剑;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沟通[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定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永善;延边州民营经济的研究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10 朱岩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修辞方法的挑战与整合——“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方法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0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