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发布时间:2017-05-29 11:05
本文关键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文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命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 并对文艺学的学科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文章从审美化现象入手, 梳理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原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产业的内在因果关联,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文艺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机遇与挑战, 并指出文艺学研究应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 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 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艺术 审美化 身体产业 文艺学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一、审美化现象描述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西方发达国家, 审美化过程已经遍及整个社会, 而在中国, 它还基本上集中在各大城市。审美化的基本含义是: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8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9 王s,
本文编号:404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47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