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

发布时间:2017-05-31 07:16

  本文关键词: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认知诗学的研究与发展体现西方文艺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向,顺应了其发展潮流。本文探讨了认知诗学的定义;分析了认知诗学与认知语言学、认知文体学和认知叙事学的关系;并尝试对认知诗学作全景式的描述,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标志、特征及意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希冀勾画出认知诗学的发展全貌和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认知诗学 全景 演进 现状 前景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认知诗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Reuven Tsur教授是认知诗学研究的先驱。1983年,他提出“认知诗学”,1992年出版了其早期认知诗学研究的成果集《走向认知诗学理论》,这本著作也被公认为认知诗学研究的发轫之作。虽然认知诗学研究在上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2 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试论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冲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钟海英;郭晓俊;;“近山浓抹,远山轻描”的认知理据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李文萍;吴小稳;;认知诗学视角下《晨歌》中的隐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向蓉;;以图形—背景理论对《题李凝幽居》的认知解读[J];长城;2011年02期

5 李勇;;名物学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范式[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赵艳;夏日光;;突显理论与诗歌省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杨ma伟;;观澜而索源 反本而弥新——曹顺庆文学理论研究述评[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8 侯传文;;泰戈尔戏剧思想初探[J];东方论坛;2009年06期

9 虞颖;;试析莫欣·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叙述策略——基于认知诗学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10 杨深林;;《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顺庆;;跨文明比较美学研究[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丽丹;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4 司建国;认知隐喻、转喻维度的曹禺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程彦霞;王

本文编号:408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8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