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终结论:文学理论的救赎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01 00:17

  本文关键词:文学终结论:文学理论的救赎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何谓"终结"?朱国华教授《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一书的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这是一本有关文学终结的书,更明白地说,这是一本宣扬"文学终结论"的书,它是要用一本书的规模论证文学的时代已然终结。
【作者单位】
【关键词】文学创作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艺术终结 黑格尔 合法性 大众文化 历史 边缘化 意识形态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何谓“终结”?朱国华教授《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一书的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这是一本有关文学终结的书,更明白地说,这是一本宣扬“文学终结论”的书,它是要用一本书的规模论证文学的时代已然终结。这毫无疑问将引起争议,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夫生;;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J];理论与创作;2006年05期

2 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高磊;;应该终结的“文学终结论”[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星海;典型——西方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荒诞风格的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袁吉富;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建构的四个哲学维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王春云;;论文学的时空穿越意识及其经典品格[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王坤;西方现代美学的终结——塔尔图学派与洛特曼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鄂霞;李艳;;何去何从——也谈文学艺术终结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杜书瀛;艺术与生活:并未合一[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玉石;;郭沫若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下)——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10 黄侯兴;;闻一多郭沫若前期诗论比较[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6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申载春;小说:在影视时代[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徐彦利;九十年代新历史叙事范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7 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周芳;解读网络原创文学的艺术性[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春辰;走向多元主义的艺术视野[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10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夫生;消费时代的泛文学化倾向及文学批评向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鲁枢元;人类纪的文学使命:修补精神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4 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年05期

5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6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7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J];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8 卫岭;;从文学载体的变化看文学终结论[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9 肖翠云;;文学终结论:修辞制造的幻象[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10 赖大仁;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伊玲;日语假名文字的由来[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2 斧锐;刘勰对创作想象主要特征的认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其光;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岑光;试论巴金建国后的文学创作[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侯民治;写作是一门必要的综合实践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卜仲康;土壤 园丁 花朵——浅谈何为的文学创作道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7 袁蓬;《自嘲》新探[J];中州学刊;1980年02期

8 王季思;历史著作与文学作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陈登科;认识真理的代价[J];文艺研究;1980年01期

10 冯牧;关于文学的创新问题[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慕秋;;《边城》现象与苗族文化[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刘燕南;;横看成岭侧成峰——论《呼啸山庄》中隐含的心理学类型和原型意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万海松;;《战争与和平》中两位贵族青年探索幸福的心路历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崔洪勋;;山西抗战文学的历史地位和美学意义[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5 高捷;;人民作家 人民文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6 吴艳;;在先锋与传统之间——闻一多、艾略特诗歌诗论的比较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7 周华;王修文;;浅谈《夜走灵官峡》的艺术特色[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笕久美子;;以“女性学”观点试论李白杜甫寄内忆内诗[A];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戴伟华;;对文人入幕与盛唐高岑边塞诗几个问题的考察[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10 严纪华;;试论两组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谪贬题写诗——“端州驿题壁”与“玄都观题壁”[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诗元;脆弱的学术生态[N];北京日报;2000年

2 格尔;批评为何左右不了文学创作[N];北京日报;2000年

3 王宁;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建柱;花环中的李存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记者 喻非卿;《格萨尔》藏文精选本初问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沈卫星 宫苏艺;日益繁荣的中国文化[N];光明日报;2000年

7 冰洁;《中关村进行曲》情牵“中国硅谷”[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8 朱西章 张绍波;禅思维与文学艺术创作[N];贵州政协报;2000年

9 王子英;文学创作问答[N];河北日报;2000年

10 张卫新;从工人到剧作家[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红霞;宋代女性文学审美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剑平;敦煌维摩诘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0年

3 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格言;敦煌归义军文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6 夏启发;明代公案小说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新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燕芬;执守·反拨·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旭辉;清代今古文经学的更迭与文学嬗变[D];苏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兰;颜延之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廷姬;论冰心的小说创作[D];西北大学;2000年

3 秦红;和谐与秩序之旅[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永忠;《九芝草堂诗存》校注[D];广西大学;2001年

5 马潇;论施蛰存的小说创作[D];西北大学;2001年

6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毕凤珊;约瑟夫·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海龙;茅盾小说“政治倾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曹顺发;平生肝胆留天地,旷代文章振聩聋[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终结论:文学理论的救赎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11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