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改写理论视角下庞德与许渊冲的中诗英译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6:38

  本文关键词:改写理论视角下庞德与许渊冲的中诗英译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改写理论 中诗英译 埃兹拉·庞德 许渊冲 对比分析 翻译策略


【摘要】: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学中一颗非常珍贵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宝库的巨大贡献。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所以中国古诗的翻译也是向世人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在中诗翻译实践中均作出了颇有意义的尝试。其中,许多学者不仅产出一些作品优良的译本,而且还就诗歌翻译理论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在中诗英译翻译史上,有两位巨匠为将中国特有的文学介绍给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埃兹拉.庞德无疑是其中一位,他的译作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他的翻译文集《神州集》于一九一五年出版,并广受好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他找到了中诗独特的要素之一—意象,由此帮助推动他领导的意象主义。《神州集》不仅是一本成功的译作,也被世人看做是庞德对英诗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历史上,许渊冲是广受关注的一位。他的中诗英译在国内广受好评,在国外传播也很广。他的诗歌翻译标准,“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受到广泛关注和争议。 本文采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挑选的十二首中诗的两个版本,庞德版和许渊冲版进行对比研究。改写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翻译是原文改写的一种”。通过提出三个概念—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勒菲弗尔描述了他们在改写过程中的影响。作为一个较新的理论,改写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它的意义在于:革新了传统翻译研究模式,凸显译者的主体地位,提供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对话平台。本文将借改写理论三要素对比分析旁氏和许氏的译本,归纳总结二位在中诗英译实践中采取的翻译策略。 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的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改写理论,第三章向读者说明作者所选的语料和研究方法,第四章是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改写理论的三方面分析例子,第五章分别总结庞德和许渊冲的中诗英译翻译策略,第六章总结研究发现和不足。作者发现庞德采用各种翻译技巧以反映那个战争时代的意识形态,并倡导由他领导的意象主义诗学观。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庞德受到了中诗的启发,采用直接呈现意象的方式。许渊冲则采取了不同于庞德的翻译策略、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许渊冲坚持韵律翻译,为了保持韵脚,他宁愿牺牲意象和内涵,在这点上许多中外学者都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改写理论 中诗英译 埃兹拉·庞德 许渊冲 对比分析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Introduction11-14
  • 1.1 Purpose of the Study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
  • 1.3 Research Questions12-14
  • 2. Literature Review14-33
  • 2.1 Manipulation School14-15
  • 2.2 Andre Lefevere and Rewriting Theory15-27
  • 2.2.1 Formation of Rewriting Theory16-19
  • 2.2.2 Constraint Factors in Rewriting Theory19-23
  • 2.2.3 Rewriting Theory Researches in the West and China23-27
  • 2.3 Criticisms on Rewriting Theory27-29
  • 2.4 Ezra Pound and Criticisms on His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29-30
  • 2.5 Xu Yuanchong and Criticisms on His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30-33
  • 3.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33-36
  • 3.1 Ezra Pound and His Poetry Translation34
  • 3.2 Xu Yuanchong and His Poetry Translation34-35
  • 3.3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35-36
  • 4. Rewriting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by Ezra Pound and XuYuanchong from Three Constraints36-74
  • 4.1 Patronage36-39
  • 4.1.1 Patronage of Ezra Pound's Translation37
  • 4.1.2 Patronage of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37-39
  • 4.2 Ideology39-57
  • 4.2.1 Ideology of Ezra Pound and His Time40-41
  • 4.2.2 Ideology of Xu Yuanchong and His Time41-43
  • 4.2.3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Ezra Pound's and Xu Yuanchong's Selection of Original Texts43-46
  • 4.2.4 Ideology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by Ezra Pound and Xu Yuanchong46-57
  • 4.3 Poetics57-74
  • 4.3.1 Poetics of Ezra Pound and His Time57-60
  • 4.3.2 Poetics of Xu Yuanchong and His Time60-63
  • 4.3.3 Poetics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by Ezra Pound and Xu Yuanchong63-74
  • 5. Ezra Pound's and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74-87
  • 5.1 On Word Level74-80
  • 5.1.1 Pound's Translation Strategies74-78
  • 5.1.2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78-80
  • 5.2 On Syntax Level80-84
  • 5.2.1 Pound's Translation Strategies81-84
  • 5.2.2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84
  • 5.3 On Sound Level84-87
  • 6. Conclusions87-89
  • 6.1 Major Findings87-88
  • 6.2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88-89
  • Bibliography89-9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4-95
  • Acknowledgement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文本的旅行与译作的操控——从操控论角度分析戴乃迭译作《芙蓉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王友琴;;从不同翻译策略看意识形态对《红楼梦》翻译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何绍斌;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于国华,辜正坤,朱曼华,孙田庆,梁志宏,郑海凌,傅璇琮,许渊冲,周远清;唐诗走向世界——《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众人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04期

5 黄秋蓉;;翻译学文化转向述评[J];考试周刊;2007年45期

6 王峰;马琰;;批评性解读改写理论[J];外语研究;2008年05期

7 郭颖;白彬;;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理论阐释[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朱伊革;从文化学派翻译观比较林纾和庞德的译介活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吴莎;屠国元;;论中国近代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1840-1919)[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812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12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