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鲁斯特的真实观
发布时间:2017-09-17 22:07
本文关键词:论普鲁斯特的真实观
【摘要】:"真实"既是普鲁斯特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普氏创作的基石;然而,学界对其阐释的不足已经影响到《追忆似水年华》的解读,这不利于"普学"的深入推进。本文拟从来源、形态、内容、存在"地点"、本质以及功能等六个方面对其意指加以明确以对"普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普鲁斯特 真实 阐释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追忆》)是世界文艺之林中难得一见的佳作,因为这部作品,有人甚至这样说,普鲁斯特是人类“无可匹敌的最出色的作家”。[1](P12)可以说,普鲁斯特已经创造了一个文学神话。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这部作品在继承了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基因的基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桂花;;声韵与体验——《追忆似水年华》中的音乐意象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2 吴京京;;通向美的“唯一的门”——试析《斯万之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程诺;;芥川龙之介:未成熟的早夭天才——以《地狱变》为中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韩立平;;李清照的隐性抗争——《〈金石录〉后序》症候式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路文彬;;想象的贫困——中国小说批判之一[J];创作评谭;1998年04期
6 张新木;用符号重现时光的典范——试释《追忆似水年华》的符号体系[J];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04期
7 王璞;飘移在虚实之间的魔术——细读徐,
本文编号:871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7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