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社会美育系统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社会美育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宗教艺术 社会美育 空间系统 时间系统
【摘要】:尽管少数民族宗教艺术为服务宗教目的而创造,但其美学表现却具有天然的社会感化功能,现今学术领域对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美育的研究多为强调艺术范畴内的少数民族宗教美学特征,忽略了艺术美走向社会劝化的时间、空间与行为因素,它们是少数民族宗教艺术从狭义的信众教育走向广义社会教育的坚实基础。提取了少数民族宗教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的美学范式,分别对应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社会空间系统、时间系统以及行为系统,揭示了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社会美育动因。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宗教艺术 社会美育 空间系统 时间系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艺术教育模式研究”(SG H 13027)
【分类号】:J19
【正文快照】: 一、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美学表现(一)少数民族宗教建筑的美学形式少数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指宗教建筑的形体视觉观感。少数民族宗教是少数民族精神信仰的象征,其建筑设计需要具备宗教空间的特有感召力,比如安定平稳的建筑形体、崇高和谐的建筑风格等等。以傣族佛寺建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维伟;;中国宗教建筑的文化解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2期
2 刘巍;;浅谈宗教、艺术与宗教艺术[J];学理论;2010年19期
3 吴功正;;时域空间的审美形态及其思维机制[J];齐鲁学刊;2010年04期
4 潘显一;宗教的美学理想和美学需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范晓梅;;宗教世界图景的瓦解与审美拯救方案的设计——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1期
6 顾金土;;社会时空分析的类型、范例及特点[J];人文杂志;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星野;许晓晖;;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基于对广西某传销组织的实地调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8期
2 吕千云;;当代中国佛教建筑的雕像化[J];美与时代(上);2010年12期
3 吕霞;西部民族歌舞的审美风韵[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石显凤;;藏族锅庄舞风格的变迁[J];群文天地;2011年21期
5 李裴;论张万福的道教服饰美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段然;;论希腊宗教对希腊艺术的影响[J];品牌;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永忠;康有为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梁振华;灵验与拯救[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强;地域特征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厉承承;当代中国宗教世俗化的探讨[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仙;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象[D];江南大学;2009年
5 李鹏飞;寿阳县龙泉寺檐窑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影鸣;特殊自然地形环境下中国传统寺庙道观建筑营建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关彦来;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宋佳;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9 宋广吉;人权的时空向度[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葛剑雄;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J];开放时代;1999年05期
4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崇先;丽江洞经音乐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1期
6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年02期
7 陆学艺;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年02期
8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9 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10 田毅鹏;;轿车文明对都市社会空间的重塑[J];思想战线;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学增;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J];民族研究;1996年05期
2 ;我们的需要[J];宗教与民族;2004年00期
3 钱安靖;做好少数民族宗教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J];宗教学研究;1985年00期
4 袁炳昌;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小议[J];中国音乐学;1986年01期
5 ;主编的话[J];宗教与民族;2002年00期
6 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J];宗教与民族;2003年00期
7 王建;;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道教特色[J];学术探索;1990年06期
8 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J];宗教学研究;2001年02期
9 朱和双,李金莲;生殖与象征:云南少数民族宗教节祭中的交媾仪式[J];宗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10 刘婷;;云南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J];宗教与民族;200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清祥;;关于现阶段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分析与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2 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3 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4 ;主编的话[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5 冯俊海;;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社会功能——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传统为视角[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6 刘先照;;藏、回等族同汉族宗教信仰程度的比较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7 刘婷;;云南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承真;做好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中共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学增;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牟钟鉴(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突出特点与特殊地位[N];中国民族报;2002年
4 中共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学增;高度重视 慎重稳进 及时纠偏 完善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芳;走在历史的路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中共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学增;少数民族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反思篇[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刘长乐;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嘉子;乌鲁木齐市廉租房住户的民族学考察[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3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1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