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语篇衔接视角下的高健散文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3:15

  本文关键词:语篇衔接视角下的高健散文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衔接手段 英汉散文翻译 翻译策略


【摘要】:自韩礼德和哈桑创立衔接理论以来,语篇衔接一直受到语言学界和翻译界的关注。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翻译中应予以高度重视。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要想获得自然的译文,,译者必须对源语和译入语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进行仔细揣摩,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适当的形式调整,符合译入语习惯要求。 衔接随语言和语篇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讲究语言优美凝练,质朴流畅,注重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和内容美。好的散文需要通过翻译让世人赏读。但是目前的散文翻译研究集中于美学角度或风格角度分析;衔接手段的研究集中于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广告翻译等。因此从语篇衔接视角对英汉散文翻译做出系统论述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本文选用语篇衔接手段分析著名翻译家高健先生的英汉散文翻译作品《英汉散文名篇精华》。文中运用大量实例,从语法衔接手段(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手段(复现和词汇搭配)这两大方面分析高健先生英汉散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而总结高健先生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散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有效转换对提高译文质量起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健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没有英语原文频繁;定冠词的翻译在高健译文中较为灵活;英语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高健译文则通过词汇手段达到比较目的;与英语原文相比,高健译文中很少使用“替换”这种衔接手段;英语原文中的“省略”常常伴有形式标记,而高健译文更倾向于使用“重复”这种衔接手段;英语多使用连接词,而在高健译文中,连接词少用或不用,靠意会获取信息;词汇衔接手段在高健英汉散文翻译方面既有相似也有不同,涉及实义词“复现”或者“搭配”的翻译,大部分情况下保留原有衔接手段,但译文中的词汇更加丰富,句式灵活,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因此高健英汉散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处理主要概括为三种翻译策略:增译,转换,省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从理论上讲,从衔接角度分析高健先生的英汉散文翻译,扩充了衔接手段的研究视角;其次,从实践上来讲,加深译者对英汉散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认识,文中总结的高健先生在处理这方面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为今后散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衔接手段 英汉散文翻译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Research Purposes11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1
  • 1.4 Research Questions11-12
  • 1.5 Thesis Structure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19
  • 2.1 Studies on Cohes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14-16
  • 2.2 Studies on Gao Jian’s Prose Translation16-17
  • 2.3 Necessity of the Study17-1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9-24
  • 3.1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19-22
  • 3.2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Theory22-24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n Gao Jian’s Prose Translation from Cohesive Perspective24-54
  •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rose Translation24-26
  • 4.2 Cohesion in English Prose and Its Translation26-45
  • 4.2.1 Grammatical Cohesion26-40
  • 4.2.2 Lexical Cohesion40-45
  •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Chinese Prose Translation45-54
  • 4.3.1 Amplification46-47
  • 4.3.2 Conversion47-50
  • 4.3.3 Omission50-5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4-57
  • 5.1 Findings of the study54-55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55-57
  • Bibliography57-59
  • Acknowledgements59-60
  • About the Author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玉臣;英汉语言主要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04期

2 胡壮麟;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温建萍;触机生发妙语天成——评高健先生《英文散文一百篇》的翻译[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艳丰;散文的节奏及在译文中的处理——评高健散文翻译的音响美[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秦建华;;高健的散文翻译[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王正仁,马海良;一个勤于翻译的“老人”——记翻译家高健先生及其语言个性理论[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7 于强福;;政论文体双向平行语篇指称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J];外语教育;2011年00期



本文编号:91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1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