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践课程设置探索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践课程设置探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环节 课程分析与探索
【摘要】:针对设计教育性质而言,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做到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也是国家和政府一直倡导的。在我国设计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面临着许多具体问题,原有的教学实践环节,没有很好的加以总结和发展,相反却呈现被忽略的现象,实践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走向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与整合。设计艺术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交叉性学科,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是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设计教学的重要过程或手段无疑是设计的实践性,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发展现状远远落后于高校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系统、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课程进行探讨对我国的设计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各类高校教学课程安排实际状况的分析,力图分析揭示当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缺失,实践方向与专业方向存在偏差等问题所引发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弱等现状进行探索分析,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设计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落实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希望通过有效可行的改革来改善实践课程现状问题。在实践活动中重要的是培养思考创新能力,挖掘最深的潜力,利用最有价值最有效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实践课程。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达到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的人才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环节 课程分析与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1
- 1.3 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2 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发展脉络13-23
- 2.1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发展脉络13-17
- 2.1.1 我国古代实践课程13
- 2.1.2 近现代的实践课程(1840年-1949年)13-15
- 2.1.3 建国后实践课程(1949年-至今)15-17
- 2.2 国外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概述17-23
- 2.2.1 欧洲艺术设计教育17-19
- 2.2.2 美国艺术设计教育19-21
- 2.2.3 日本艺术设计教育21-23
- 3 我国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23-39
- 3.1 我国两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23-33
- 3.1.1 中央美术学院课程设置情况23-29
- 3.1.2 湖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课程设置情况29-33
- 3.2 我国两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分析33-35
- 3.3 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问题形成原因35-39
- 3.3.1 历史原因35-36
- 3.3.2 现实原因36-39
- 4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建议39-43
- 4.1 优化实践课程体系39-40
- 4.2 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40-41
- 4.3 建立实践课程评价体系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48
- 致谢48-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唐根生;;全面提升产品设计水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汪炳璋;;简洁极致——皮埃特·蒙德里安的绘画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云华;;初探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之美感[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李川;荆福全;;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陈淑光;;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杜艳艳;;平面设计的符号化设计方法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冯中强;;浅析意象设计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高松;;关于舞台美术设计专业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杨杨;;中国风·中国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光;传统设计观念影响下的语义学特征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绪海;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的广告摄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姚雯吉;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中期家具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9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2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