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的属性与美术馆收藏
发布时间:2017-10-04 10:42
本文关键词:藏品的属性与美术馆收藏
更多相关文章: 藏品 藏品属性 美术馆功能 艺术史学观念 文本 文化坐标
【摘要】: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馆在场馆的硬件建设上快速发展,,一大批新馆先后建立,美术馆的规模与容量迅速扩大,但与此同时,藏品建设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如何在理论上认识藏品的真正意义,如何在具体的收藏中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在庞大而复杂的艺术历史和当代美术资源面前形成自己的收藏目标和特色,都需要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从国内外部分美术馆收藏形成的历史分析入手,提出美术馆藏品的“藏品属性”这一概念,从真理的论争和艺术作品的“文本”特征、艺术收藏与美术馆的缘起和功能,从艺术史学观念的演变、以及艺术的文化坐标等角度,对“藏品属性”做出初步的探讨,并结合国内公、私美术馆的收藏的实例,阐述藏品属性的组成因素,以期为美术馆的收藏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藏品 藏品属性 美术馆功能 艺术史学观念 文本 文化坐标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收藏的发生与美术馆的功能定位8-15
- 第一节 为藏而立与依藏而立8-12
- 第二节 美术馆功能对藏品的要求12-15
- 第二章 美术馆藏品属性考察15-38
- 第一节 从文化坐标看藏品属性15-21
- 第二节 作为“文本”的艺术品及其语境21-25
- 第三节 艺术史观念的演变对艺术品认知和收藏的影响25-38
- 第三章 美术馆收藏的有效性38-44
- 第一节 历史和社会时代感收藏38-40
- 第二节 “画派”收藏与地域特色40-42
- 第三节 类型的收藏42-44
- 结语:藏品大于作品44-48
- 全国十大美术馆收藏重点与收藏特色48-52
- 参考文献52-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习文;;接受·对话·交融——论美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芳;;读图与读史——探析图像学方法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8年04期
3 李建群;;女性主义对美术史解读的新突破——琳达·诺克林美术史研究试析[J];美术观察;2007年07期
4 曾子懿;;跨越边界的启示和思索——试论克鲁纳斯的物质文化研究[J];当代文坛;2008年04期
5 王瑞芸;;杜尚和《杜尚传》[J];荣宝斋;2010年06期
6 邵彦;美术史研究与博物馆的使命——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 从基础做起,少一点空谈——访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J];美术观察;1998年03期
7 薛永年;90年代的美术史研究(下)[J];美术观察;1999年07期
8 ;论摘[J];美术观察;2001年05期
9 彭海云;孙建锋;;《维纳斯艺术史》短评(二篇)[J];创作评谭;2007年04期
10 罗青;;西方艺术为什么会终结[J];上海艺术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栋;胡清华;;汽轮机故障诊断文本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建立[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赵[
本文编号:970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7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