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乃超对鹿地亘《和平村记》的译介
发布时间:2017-10-05 00:09
本文关键词:冯乃超对鹿地亘《和平村记》的译介
【摘要】:本课题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大背景下,观照冯乃超对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反战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并采取历史研究法重点考察冯乃超译介报告文学《和平村记》的活动;采取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译介学、变异学),从文本内部探讨冯乃超译作与鹿地亘原原作在作品内容、作家风格、人物形象刻画、语言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结合冯乃超的生平经历及文艺创作活动,,从操控理论视角(主要从意识形态操控与诗学操控两方面)考量译本产生创造性叛逆的原因。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研究和探讨文化交流与变异的深层问题,本课题运用中日双向第一手原始资料,选择新颖角度,立足于原创,在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跨文明研究日显重要的今天,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论题的研究在结构上共分为六大部分。1.第一部分导论,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2.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冯乃超译介鹿地亘《和平村记》的历史活动。3.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和平村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等。4.第四部分试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角度,分析冯乃超译文《和平村记》与鹿地亘原作《平和村记》的异同。5.第五部分重点介绍冯乃超译介鹿地亘《和平村记》的特点。6.第六部分为全文总论。
【关键词】:《和平村记》 译介 创造性叛逆 操控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
- 1.2 相关研究综述9-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2 冯乃超对鹿地亘反战文学的译介活动14-21
- 2.1 冯乃超对鹿地亘《和平村记》的译介史14-19
- 2.2 冯乃超译介鹿地亘其它反战文学作品19-21
- 3《和平村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21-25
- 3.1 主题思想21-23
- 3.1.1 对日军罪行的揭露21
- 3.1.2 对战争实质的剖析21-22
- 3.1.3 对战斗中的中国民族的颂扬22-23
- 3.2 艺术特色23-25
- 3.2.1 对战时日军士兵群像的刻画23
- 3.2.2 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23-25
- 4 《和平村记》与《平和村记》异同分析25-40
- 4.1 《和平村记》与《平和村记》之同25-26
- 4.2 《和平村记》译介中的创造性叛逆26-34
- 4.2.1 创造性叛逆理论26-29
- 4.2.2 《和平村记》中的个性化翻译29-31
- 4.2.3 《和平村记》中的节译和编译31
- 4.2.4 《和平村记》中的转译与改编31-32
- 4.2.5 《和平村记》中的误译和漏译32-34
- 4.3 从操控理论视角观照《和平村记》译介中的创造性叛逆34-40
- 4.3.1 操控理论之流变34-36
- 4.3.2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和平村记》译介36-37
- 4.3.3 诗学操控下的《和平村记》译介37-38
- 4.3.4 赞助者操控下的《和平村记》译介38-40
- 5 冯乃超译介《和平村记》的特点40-43
- 5.1 互动性40-41
- 5.2 现实性41-42
- 5.3 双重性42-43
- 6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7
- 致谢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紫英;;小林秀雄及其《私小说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3期
2 王影杰;;论长井代助的“多余人”身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徐竞;;试论《地狱变》中艺术与道德的矛盾冲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4 王国军;刘春波;;川端康成掌上小说的现代传承[J];作家;2014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宝剑;;大江作品中的“残疾儿”主题[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俊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D];北京大学;2009年
2 刘绪才;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3 袁灿兴;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1874-1949)[D];苏州大学;2014年
4 王s
本文编号:973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736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