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6:00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英山缠花 传承 创新发展


【摘要】:英山缠花是湖北英山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礼仪和装饰艺术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分析了英山缠花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探讨传承与保护英山缠花的对策及创新发展思路,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开发与发展。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英山缠花 传承 创新发展
【基金】:黄冈师范学院青年项目研究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14C24)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1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王丹$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英山缠花是湖北英山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礼仪和装饰艺术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分析了英山缠花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探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J];文化学刊;2012年05期

2 胡晓洁;;英山缠花的艺术特色[J];装饰;2012年06期

3 熊晚珍;孙志国;王树婷;胡再;黄莉敏;;大别山区黄冈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4 吴艺丁;;闽南春仔花的传承与开发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经武;;我国城市电影文化遗产保护试论[J];理论月刊;2016年05期

2 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03期

3 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詹一虹;龙婷;;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陈少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J];科技资讯;2015年19期

6 李梦晓;;人文关怀与市场思维:“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逻辑起点与现实应对[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7 陈静;;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对比[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8 郭丽;程平;;缠绕在丝线中的吉祥之花——英山缠花的传承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5年01期

9 陈元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的生产性保护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10 盛婷;;英山缠花在当代设计语境下的创新应用及拓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王树婷;钟学斌;;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孙志国;黄莉敏;王树婷;熊晚珍;钟学斌;;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12期

3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张敏;;邓村绿茶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4 陈炜;陈能幸;;旅游开发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J];五台山研究;2011年03期

5 孙志国;熊晚珍;王树婷;钟学斌;;江西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6 熊晚珍;张敏;孙志国;;江西省橙类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10期

7 钟学斌;张敏;孙志国;王树婷;;江西水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7期

8 孙志国;韩冰华;钟儒刚;刘成武;陈志;;湖北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9 孙志国;钟学斌;程东来;陈志;王树婷;张敏;;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江天麻的保护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树婷;张敏;刘成武;陈志;孙志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万年贡米的保护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年03期

2 盛志伟 ,李顺乾 ,吕春华;关于我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J];江苏地方志;2003年06期

3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4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5 ;大西北,怎样来保护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舍群力;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7 金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J];今日浙江;2005年13期

8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118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18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