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关于意境的观象本源——王国维观象意境说简释

发布时间:2017-10-31 07:22

  本文关键词:关于意境的观象本源——王国维观象意境说简释


  更多相关文章: 意境 观象 乐象 意象


【摘要】:在中国传统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关于审美意境的本体根源即"意境本源"一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要存在"意象本源论"、"乐象本源论"和"观象本源论"等说法,其理论源头都可追溯到"易象本源论"。这一重大问题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常说常新,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能观—观象本源论"具有深远的艺术哲学启蒙意义,但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关键词】意境 观象 乐象 意象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意境或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和诗学的主题,关于审美意境的本体根源,存在“意象本源论”和“乐(岳)象本源论”的说法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作为“意境说(境界说)”的首论者,其“观象本源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并未被学界予以充分重视,需要进一步阐发其合理内涵。本文试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有明;论现代生活对意境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徐克瑜;关于意境的四种解说及评价[J];阴山学刊;2001年04期

3 张红秋;意境本质论[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4期

4 李艳玲,姚鹤鸣;“意境”理论和道释文化[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3期

5 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6 古风;21世纪意境研究的基本走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成菡,邬文强;意境说的美学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红秋;意境本质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王汶成;全球化语境下的“意境”研究评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冯巍;意境论的文化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寿兴;;意境的系统说与意境说的系统[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2 董志强;;意境本质[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3 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治;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之一:文质并重,尤重意境[N];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耘;“意境”的佛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张春;原状·全景·意境[N];中国文物报;2013年

4 寇宗鄂;对美的追逐与跨越[N];文艺报;2012年

5 汪兆骞;于意境中,寻求一种和谐与永恒[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晓玲;20世纪中国散文意境论[D];兰州大学;2007年

2 白晓东;唐人意境说与唐代律诗[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梅;从发生现象学阐释中国古典意境[D];西北大学;2010年

2 冯颀军;中国传统建筑意境空间构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赵海燕;生命美学视界中文学意境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4 蔡晓丽;论文学意境生成的审美心理律动[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5 付雅辉;意境:生命之思的审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艳玲;解读意境[D];苏州大学;2003年

7 张涛;论文学意境[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权;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论“意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皇甫大雁;意境生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蓉;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意境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1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1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