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23
本文关键词: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凤阳花鼓 起源多义性 形式多样性 输出型文化
【摘要】:凤阳花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2006年申请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凤阳花鼓艺术发展与明王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其文化起源、艺术形式以及作为一种输出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点。凤阳花鼓的当代创作、演出和文化研究也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常态下,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使命进行深度解读将在凤阳花鼓的艺术发展和传承方面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凤阳花鼓 起源多义性 形式多样性 输出型文化
【基金】: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课题(SK2016A0094)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77)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凤阳花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2006年成功获批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类)。十年来,凤阳花鼓艺术在创作、演出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起源、流变以及影响方面,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并被赋予历时性的文化因子烙印。其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静;;凤阳花鼓原生态风格的保持和教学方式的改进[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陈仁华;;民族文化优秀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凤阳花鼓》[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Z1期
3 曾智泉;黄美瑜;;农民生活的晴雨表——凤阳花鼓[J];农业考古;2008年04期
4 孟文玉;;朱元璋·凤阳花鼓·小岗村[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4期
5 王崇彩;胡月英;;“凤阳花鼓”品牌发展策略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黄珂;;论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7 毛书征;听凤阳花鼓所感[J];w芸,
本文编号:1122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