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陕西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1 11:04

  本文关键词:陕西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陕西当代文学 贾平凹 译介


【摘要】:以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当代作家的作品主要以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越南语等语种,通过四种译介方式传播到海外。从文学意义上来讲,陕西当代文学在国外的影响是缺失的,海外普通读者对于陕西文学的阅读和认识极为有限。译介不充分是其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更新翻译理念、重视与海外图书市场的合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加强。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陕西当代文学 贾平凹 译介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I22)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在我国政府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展示独特的魅力,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精彩。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便是证明。当代陕西文学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力量,也正在以各种渠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陕西文学在国外的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军启;赵锦;;论贾平凹小说中对细节的重复叙述[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颖;;贾平凹审美追求的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景超;;我看贾平凹的“热”[J];艺术广角;2010年02期

4 韩琳琅;;贾平凹小说神秘化现象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徐勇;;现世的沉沦与飞升——评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6 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对“尖锐”之世——读贾平凹的《带灯》[J];小说评论;2013年04期

7 费秉勋;论贾平凹[J];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1期

8 雷达;;模式与活力——贾平凹之谜[J];读书;1986年07期

9 ;揭开当代文学“怪杰”奥秘的力作——《贾平凹》简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费秉勋;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军;;贾平凹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樊宪雷;;硕士论文提要: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流变与创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林;《带灯》与贾平凹的文字游戏[N];文学报;2013年

2 李星;贾平凹《老生》:山水不老 人情弥新[N];文艺报;2014年

3 刘新征;贾平凹小说的情绪基调与人物世界[N];文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一部乡村忧患之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古炉》争鸣备忘录[N];文学报;2012年

6 兰州大学文学院 海晓红;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贾平凹研究[N];山西党校报;2012年

7 健涛;如此“不实”的贾平凹“纪实文学”[N];文学报;2013年

8 马平川;从“清风街”到“兴隆街”[N];文艺报;2008年

9 林文;贾平凹小说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郭洪雷;给贾平凹先生的“大礼包”[N];文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穆罕默德·阿里;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一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驰;贾平凹小说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长敏;贾平凹创作研究评论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娜;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贾平凹小说传播与影响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勇;论新世纪贾平凹长篇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艺术[D];西南大学;2015年

5 严雪迪;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欢;贾平凹长篇乡土小说评论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刘素敏;乡土意味[D];伊犁师范学院;2015年

8 麻伟涛;论贾平凹小说乡土意识的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林丽婷;论贾平凹小说女性叙事的迁徙[D];华侨大学;2015年

10 巫思立;贾平凹小说“半癫”人物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6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6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