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女性主义译论探究《怨女》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发布时间:2017-11-01 18:22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主义译论探究《怨女》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怨女 创造性叛逆 翻译策略


【摘要】:女性与翻译长期以来相似的低等地位,导致了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是共生,而非从属,翻译为原作注入的是全新的理解和活力而非玷污其纯洁性;其次,翻译作为一项政治活动,目标就是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让女性的声音在译作中得以显现;同时,翻译不是机械的文字转换,而是具有文化干预性质的创造性叛逆活动,在翻译实践中,女性主义译者经常采用三种主要翻译策略来实现创造性叛逆:补充或者补偿,脚注和作序,劫持。自2002年以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开始得到中国翻译学界的关注,但是不同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思想和鲜明的政治目的,中国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学者和译者在一方面,采用温和的翻译策略在译作中显现女性的声音;另一方面,大力发掘国内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译作和译者,寻找丢失的女性声音。张爱玲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浓厚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及翻译家。作为女作家的张爱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而作为女译者的张爱玲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多,对其译作中潜藏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选取集中体现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的自译作品——《怨女》作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张爱玲《怨女》英译本的细致梳理和分析,探讨张爱玲在译本中具体使用了哪些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并试图发现张爱玲是如何通过这些策略来体现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实现其创造性叛逆。张爱玲的此部作品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为今后的文学翻译,尤其是关于张爱玲的小说翻译研究提供参考和扩展的实例;另一方面能为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行资料补充。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的结合,分析了女性翻译理论的三大本质概念。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张爱玲的生平,写作特色及女性主义理念,同时对《怨女》中的人物,主线及女性意识的体现做了描述。第三章在分析张爱玲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将《怨女》中四大典型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张爱玲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受到自身女性意识影响。第四章从文化及语言两大层面探讨她在此文本翻译中所采用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并提供大量的事例予以证明,除了文化层面与西方女性主义译者一脉相承,包括增补、写前言和劫持;语言层面采用其他手法,比如特殊句式和反语的运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怨女 创造性叛逆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Introduction10-14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4-26
  • 1.1 Feminism14-20
  • 1.1.1 Definition of Feminism14-15
  • 1.1.2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eminism15-18
  • 1.1.3 Translation and Feminism18-20
  • 1.2 Core Concept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20-26
  • 1.2.1 Symbiosis of the Source and Target Text20-21
  • 1.2.2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dentity21-22
  • 1.2.3 Creative Treason in Feminism Translation22-26
  • Chapter Two Eileen Chang and The Rouge of the North26-36
  • 2.1 Introduction to Eileen Chang26-31
  • 2.1.1 Eileen Chang’s Life26-28
  • 2.1.2 Eileen Chang’s Writing Feature28-29
  • 2.1.3 Eileen Chang’s Specific Thoughts on Feminism29-31
  • 2.2 Introduction to The Rouge of the North31-36
  • 2.2.1 Characters and Plotlines31-33
  • 2.2.2 Feminist Manifestations33-36
  • Chapter Three Creative Treason in The Rouge of the North36-50
  • 3.1 Eileen Chang’s Ideology36-40
  • 3.1.1 Eileen Chang’s Dual Role as Author and Translator36-38
  • 3.1.2 Eileen Chang’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Translation38-40
  • 3.2 Cases of Creative Treason in The Rouge of the North40-50
  • 3.2.1 Originative Rendering on Names of People40-42
  • 3.2.2 Ingenious Efforts in Dresses and Appearance42-44
  • 3.2.3 Unconventional Output of Language Expression44-46
  • 3.2.4 Inventive Translation about Bodies and Manner46-50
  • Chapter Four Eileen Chang’s Feminism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Rouge of the North50-66
  • 4.1 Strategies on Cultural Dimension50-59
  • 4.1.1 Supplementing50-53
  • 4.1.2 Deletion53-55
  • 4.1.3 Prefacing55-57
  • 4.1.4 Hijacking57-59
  • 4.2 Strategies on Linguistic Dimension59-66
  • 4.2.1 Use of Interrogativ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s60-63
  • 4.2.2 Use of Irony63-66
  • Conclusion66-68
  • Bibliography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菲;杜民荣;;中西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对比[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刘瑾玉;;后现代主义框架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局限性[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红玉;;女性主义翻译的先锋——芭芭拉·戈达尔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马文芸;;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5 陈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周小玲;;论女性主义翻译的后现代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吴冬冬;;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性别隐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8 谭思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回顾与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张鑫;;浅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5期

10 李宏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辜莹莹;;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娟;;重写神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喜荣;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的性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女性主义翻译及其在中国语境下发展的可行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胡蝶;从西方到中国:世纪之交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12年

3 曾文;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陈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宇;叛逆的舞者—浅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D];天津大学;2007年

6 赵远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解静;顺应论视角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艳;操纵理论对女性主义翻译改写的阐释[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濮海燕;女性主义干预下翻译的忠实[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秀娟;中国女性翻译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7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7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