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批评形态的悲剧美学
本文关键词:作为一种批评形态的悲剧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意识形态 悲剧美 现代美学 政治改革 社会政治生活 伦理批评 生态批评 当代批评 伊格尔顿 戈德曼
【摘要】:正斯洛文尼亚的美学家阿列西提出,当代批评的功能已经超越了艺术领域,不再向大众阐释作品的意义,也不再剖析艺术品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是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起到引导社会思潮或政治改革的作用。自从阿尔都塞讨论和论证现代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后,批评的关注已从对文本的科学性分析转向症候式阅读,通过阐述出作品中未被说出或不能说出的重要意义,引导别人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当下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生态批评、伦理批评、媒介美学与空间批评、人类学批评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悲剧美;现代美学;政治改革;社会政治生活;伦理批评;生态批评;当代批评;伊格尔顿;戈德曼;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斯洛文尼亚的美学家阿列西提出,当代批评的功能已经超越了艺术领域,不再向大众阐释作品的意义,也不再剖析艺术品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是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起到引导社会思潮或政治改革的作用。 自从阿尔都塞讨论和论证现代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艺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忠厚;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周忠厚;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童庆炳;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教程》编著手札[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1期
4 周忠厚;;关于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5 董学文;“审美意识形态”能成立吗?[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10期
6 马振宏;;论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属性[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马龙潜;;对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6期
8 陈诚;;“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6期
9 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10 郑保国;;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定家;;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周忠厚;;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清民;;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李永新;;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单小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解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马驰;;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王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再考辩的必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陈吉猛;;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建辉;2007年文艺理论热点扫描[N];文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红丽;文学: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盛百卉;审美意识形态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丹;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辛艳丽;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之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邱纯伟;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济南大学;2011年
6 秦咏梅;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尚丹露;身体·审美·意识形态[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4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3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