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新批评的“功”与“熵”

发布时间:2017-11-04 21:25

  本文关键词:新批评的“功”与“熵”


  更多相关文章: 新批评


【摘要】:新批评改变了文学教育与批评的旧面貌,对现代文论的影响不容忽视。它的"功"体现在三点:专注于文本批评,从语用上解释了文学性,使用专门术语进行了精确的语义分析。但是学界常谈的"细读法",并非其有效的理论贡献,是为"熵"。本文在简要梳理其优点与不足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新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理论价值。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0.引言新批评对20世纪文论的影响十分深远,它提倡的文本“细读法”以及“含混”“悖论”“反讽”“张力”等用来精确分析的批评术语,使得“后理论”学者不得不承认“讨论具体作品时,我们仍然像个新批评派”,或者说“新批评派仍然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赵毅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本益;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蓝仁哲;新批评[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3 欧阳刘佳;;新批评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4 支宇;复义——新批评的核心术语支宇[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屹;;新批评与诗歌解读[J];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6 陈本益;;艾略特影响新批评派的两个文学思想及其来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陈潇;;新批评派的文学本质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赵毅衡;;新批评与当代批判理论[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9 沈碧萍;茅忆年;;新批评解析与诗歌鉴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0 周芸芳;;细察派与新批评之源流及关系考证[J];求索;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思郁 书评人;文学研究应该是文学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富波;莫瑞·克里格与新批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帅波;基于新批评文本细读理论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牛静;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3 胡译方;新批评“异质远距”说的中西互释[D];宁夏大学;2016年

4 郑勋;新批评派的历史性剖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杜会鸽;新批评的追索者[D];海南大学;2011年

6 李建良;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彩云;“新批评”的历史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刘思男;新批评派美学批评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李文吉;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易玮玮;新批评反讽的中国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1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41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